第七章 脊柱部傷筋 第三節 腰部病癥(上)第 18 頁
2.病理 由于外力的作用,脊柱關節發生超出正常生理活動范圍的一過性過度牽扯及扭轉后,其小關節或周圍筋肉組織發生移位、扭轉或撕裂,致組織充血或腫脹,日久瘀坑機化形成粘連。關節囊破裂時,伴有關節內出血、腫脹,機化后形成索狀結締阻織,造成關節內粘連。偶有韌帶的過牽而把其附著的骨組織撕下,造成撕脫性骨折,或引起腰背筋膜及神經組織損傷!督饏T翼》記載“蓋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無不由之,若一有損傷,則血脈凝澀,經絡壅滯,令人卒痛不能轉側!闭f明了氣滯血瘀、筋位不合是急性腰扭傷的主要病理改變。
【臨床表現與診斷】
(一)臨床表現
1.腰背痛 發病驟然,傷后即感腰部一側或兩側局限性疼痛。病人常能指出準確的疼痛部位(這一點在診斷上極為重要)。有些病人在受傷時感到有清脆的響聲或韌帶撕裂樣感覺,隨后疼痛為持續性。疼痛輕者可勉強行走,重者完全不能活動。在大聲說話、呵欠、咳嗽或大、小便用力時均感疼痛加重。
2.局部壓痛點 在扭傷早期,受傷局部多有固定壓痛點,并與自述疼痛部位相一致。為了確定痛點,用拇指在腰部反復觸壓,可在下列部位找出最敏感的痛點。如肌肉和筋膜損傷,壓痛點多位于骶棘肌處、第3腰椎橫突部和髂骨嵴后部;棘間韌帶損傷,壓痛點在脊柱中線棘突之間,屬深壓痛;棘上韌帶損傷壓痛點在中線棘突上,屬淺壓痛;椎間小關節損傷,壓痛點在椎旁深處;腰骶關節損傷,則在腰骶關節處壓痛。
3.腰背肌痙攣 多數病例受傷側腰肌緊張或痙攣,病人站立或向前彎腰時更加明顯,并使疼痛增劇,長時間臥床休息,緊張的肌肉可變松軟,但用手觸壓后又可緊張。腰部一側受傷時,向對側彎曲肌肉痙攣明顯且劇痛。
<<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