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與創新結合推動中醫藥學發展
中醫視點:傳承與創新結合推動中醫藥學發展 翟雙慶 于寧 北京中醫藥大學
•在中醫藥理論體系的發展過程中,傳承表現為對固有理論及內涵的沿襲,集中體現在中醫藥理論體系的核心觀念與思維模式這兩大范疇之中。其中核心觀念包括了陰陽學說、五行學說與精氣學說;思維模式則是象思維。
•中醫藥經典造就了中醫藥理論體系中的核心觀念與思維模式,也將二者完好地表達了出來,并將這些觀念與思維模式運用到了理論與實踐之中,也為后世的運用提供了范式。因此,中醫藥傳承必須重視中醫藥經典。
•在中醫藥理論體系的發展演變過程中,“創新”表現為對固有理論、技術、運用范疇等方面的改進。其創新的思維方式以及創新的結果,都應符合中醫理論體系的核心觀念、思維模式及其學術特征。
•傳承與創新是中醫理論體系發展演變的兩種基本樣式。傳承是創新的基礎與保障;創新對傳承亦具有推動作用,兩者之間對立統一、相互促進,共同推動中醫藥學的發展。
中醫藥學,作為一門歷史悠久的傳統學科,談發展,就離不開“傳承”與“創新”。中醫藥需要“傳承”與“創新”,這貌似是老生常談、眾所周知的話題。但在龐雜的中醫藥學體系中,我們需要“傳承”什么?哪些方面又有待“創新”?是在發展之中必須仔細思考的問題。這不僅涉及到堅持與摒棄、恒久與變化、舊理與新說、傳統與現代等諸多方面,更關系到與西方醫學、現代科技等關系的處理。
什么是“傳承”
傳承是“承者”對“傳者”合理內容的收納
“傳承”一詞,在《漢語大辭典》中解釋為“更替繼承”,其更替的內容沒有存在本質的差異。從字面意思來看,“傳承”包括了“傳”與“承”兩個方面,所謂“傳”,是指對于后世的傳遞,所謂“承”,是指對于先前的繼承。從時間上來看,“傳”與“承”是在同一時間內完成的,傳者與承者都必須同時存在,才能完成“傳承”這一工作。這使得“傳承”的內容受到傳者與承者雙方面的約束與選擇。因此,“傳承”的內容,往往是那些廣泛接受的、被經驗證實的、切實有效的,且具有指導意義的部分。在中醫藥理論體系的發展過程中,傳承表現為對固有理論及內涵的沿襲,在數千年的演進過程中,一些概念與范疇沒有經歷太大的變化,其內容相對穩定。這就是中醫藥理論演進過程中的“傳承”,是“承者”對“傳者”合理內容的收納。這些內容的傳承使得后人能夠積累前人對于生命的認識以及與疾病斗爭的經驗,使其更有效、更快捷地運用于臨床實踐。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