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中醫不容任何置疑第 6 頁
發展中醫藥能助力“中國夢”
中醫藥存與廢的唯一理由就是療效,“有療效則生,無療效則死”。中醫藥幾千年的偉大實踐已充分證明中醫藥理論具有巨大的臨床實踐價值,也充分證明中醫藥科學知識體系所運用的認知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的正確性、實踐性和科學性。而近百年來,歷經幾番磨難的中醫藥能夠生存和發展到今天,靠的也還是療效,這證明了“有療效就是硬道理”。即使我們現在還不能完全用現代科學來解讀中醫藥,但這并不能成為否認中醫藥科學性的理由。
百年來,雖然對中醫藥的罵聲不斷,但更多的還是支持的聲音和鼓勵的掌聲。從我國每年尋求中醫藥治療的數以億計的患者人數就可以充分證明,中醫藥是植根于中國人心里的醫藥學,不可能因為幾個所謂專家的某些文字概念游戲,就認定中醫藥不科學,大家就放棄中醫藥治療。事實上,反中醫人士在網絡上組織萬人簽名、叫囂取消中醫最厲害的2006年以來,中醫藥臨床的就診率并未因此而減少,反而提示政府和社會要更加重視發展中醫藥。不僅國家衛生部、科技部、中醫藥管理局等政府部門加大了對中醫藥的支持力度,而且財政部還主動聯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2008年9月專門召開了“財政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專家研討會”。目前,國家衛計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政府有關部門正力主推動中醫藥發展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如能最終實現這項極具戰略眼光的政府行為,必將促進中醫藥文化在新世紀的大繁榮大發展,也必將推動中醫藥事業在不遠的將來實現全面振興。
讓人欣慰的是,進入21世紀以后,中國已經在世界上和平崛起,中國人也已逐漸重新找回了對自己母體文化應有的自信、自尊和自強,黨和政府已從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角度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至今日,中醫藥已成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對中醫藥始終如一的重視和支持,而且憲法也規定了要“發展傳統醫藥”。這就充分表明發展中醫藥在我國是一項受到憲法保障和體現我國國家意志的偉大事業,也是一項保障和促進中華民族和人類健康的神圣使命,有助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還可以使“中國夢”更加美麗燦爛。因此,發展中醫藥已不容任何質疑和爭論,如果要討論也只能僅限于討論如何將中醫藥事業發展得更好,將中醫藥工作做得更好。也就是說,擺在我們面前的路只有一條:堅定不移地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