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委員看中醫
連建偉委員: 中醫學生要學國學
“目前中醫藥院校學生的古文水平普遍較低,對傳統文化知之甚少。”全國政協委員、浙江中醫藥大學副校長連建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醫藥學生應立大志,讀經典,跟名師,多臨床,學國學。尤其要加強國學學習,掌握傳統文化知識。
連建偉認為,學國學是學習中醫學的基礎。熟讀古文,掌握國學思想,有助于理解中醫藥理論、閱讀中醫典籍。
“但目前中醫藥院校能勝任教授國學的老師太少!”年屆六十的連建偉仍肩負起給學生講授國學的重任。“老一輩的中醫都是熟讀過四書五經、諸子百家的,古文功底很扎實。但現在有些年輕教師自己的國學水平就不高,怎么給學生講?”
為此,連建偉建議全國中醫藥院校設置國學課程,培養國學老師,讓學生打好國學基礎,學好中醫藥。
李輔仁委員: 中醫發展形勢看好
“中醫的發展越來越好”,聽說記者來自中國中醫藥報,全國政協委員、國醫大師李輔仁說,“就像你們的報紙一樣,越來越好了”。
“之前中醫人才培養不足,但近幾年來,中醫藥人才不斷成長、雖然還存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但事物發展都需要一個過程,各地中醫的發展只是快慢的問題,終究是在發展。” 李輔仁對中醫的發展充滿信心。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中醫治未病的理念也越來越深入人心。”在小組討論休息期間,他常開窗給會場通風,見記者坐在窗下,又不忘叮囑,“小心,別讓風直吹后背。”
尉中民委員: 中醫診療技術應得到相應補償
“以前臂骨折為例,如果進行手術,又打鋼釘又敷石膏,費用自然就高,如使用手法復位加上中醫小夾板,病人痛苦少、見效快、花費低,這就是中醫的優勢。”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尉中民說,中醫有豐富的特色療法,但是在醫療實踐中,其應用情況不容樂觀。
“每一次針灸和推拿治療,都需要醫生長期的學習訓練和治療經驗,中醫師付出了大量勞動,卻沒有得到相應的補償,這種收費標準養不活醫院、養不活醫生,也不利于中醫特色診療技術的傳承。”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