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中醫要“三真”第 2 頁
真學中醫是“博”
中醫學是整體醫學而不是局部醫學,是動態醫學而不是靜態醫學,是功能態醫學而不是形態(解剖)醫學,因而有著自身獨特的診治及預防疾病的機理。由此可見,要學好這門醫學是多么的不容易。因此,我們要博覽群書,廣學、博學。讀經典、跟名師、多臨床。一切愛好中醫的人,平時就應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前沿知識,拓展醫學思維,注重醫學經驗的積累,提高業務水平。
要提高業務水平就得真學,要真學就得“博”。一是“博”在學習。任何科學真理,如果你不去學,如果你不去了解,你就很難掌握它,你就很難讓它為之所用。要多閱讀和學習中醫經典類,如《內經選讀指要》、《傷寒論臨床應用》等。歷代醫家名著如《備急千金要方》、《傷寒總病論》、《本草綱目》、《景岳全書》、《醫學源流論》等。當代醫家名著如《中醫存亡論》、《岐黃醫道》等。醫案類如《中醫歷代名醫驗方析要》、《古今醫案匯粹》、《干祖望醫話》等。除上述書籍之外,更要通讀《道德經》、《論語》、《孟子》等中國古代文化讀本,還要瀏覽《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等史學名著。
二是“博”在實踐。臨床實踐其實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實踐多,治愈的病人增多,對中醫的信心也會愈發堅定。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