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中醫師承教育力度
中醫教育:加大中醫師承教育力度 程華堯 廣東省東莞市婦幼保健院
中醫師承教育自古以來就是中醫傳承和發展的重要途徑。而歷代名醫也多是在通過師承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再經過自身不斷領悟和豐富的臨床實踐而成就醫名的,這也顯示了師承教育的合理性和強大的生命力。
隨著高校批量式培養中醫的缺陷不斷被重視,有關部門對中醫師承教育也逐漸重視起來。自20世紀90年代恢復中醫師承教育以來,國家相繼啟動了以培養名醫為目標的高級師承教育,如2004年實施的“中醫臨床優秀人才研修項目”。這些措施不但可以使名老中醫的經驗技術得以傳承,同時也為年輕中醫的成長提供了絕好的途徑。
只是,大量散布基層的年輕中醫在羨慕那些成為大師門徒的幸運兒的同時,也不禁為自身的出路發愁。這是因為,一來專家們收授門徒的門檻普遍較高,不但要求有高學歷、高職稱,還要有多年的工作經驗:二來也是最關鍵的,在于“大師”和名醫的數量太少,遠遠無法滿足大量基層年輕中醫的拜師學藝愿望。
而他們直接面向大量基層患病群眾,急需掌握實際有效的中醫藥技術為百姓健康保駕護航,迫切需要來自有豐富臨床實踐經驗和一技專長高年資中醫的師承傳授。希望能給基層年輕中醫更多接觸名醫、學習名醫的機會。
筆者認為,除了“國醫大師”以及名老中醫帶徒傳授技藝外,其他各級醫療機構中凡是思想端正,能堅定中醫信念,醫德良好,在群眾中有較好口碑、具有豐富臨床實踐經驗和一技專長的高年資中醫醫生,都可以采取適當形式作為剛參加工作年輕中醫的師傅。這不但有助于年輕中醫早日成才,維護群眾健康,也能不斷壯大中醫隊伍。
年輕中醫相對于西醫專業的畢業生,其成長之路更加漫長和艱辛。相關單位應該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幫助,創造條件為其指定或雙向選擇臨床帶教老師,促使他們盡早掌握熟練的中醫藥技術,成為有用之才。中醫師承教育是經過數千年的實踐檢驗,其法是行之有效的,也是遵循中醫藥學發展規律的,應該根據基層實際情況不斷加大中醫師承教育的普及力度。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