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育要遵循中醫藥人才成長規律第 11 頁
翟雙慶:在學生學習基礎課程時,由學校配備導師,來指導學生跟師學習,導師選擇也都是骨干、精英的導師。而且導師必須利用一些業余時間出門診,因為業余時間學生才能跟你。我們的二級教授、三級教授,像高思華、王慶國、王琦教授等等都帶學生,導師制采取一對一的方式。
對于導師來說,此班的學生從大學一年級開始就相當于他的一個特殊研究生,我們要求導師必須親自帶著學生,教學生,且以國學、中醫經典、臨床技能、中醫思維的指導學習為主,這是導師的責任。到了三年級,轉到臨床課程了,有醫院配備名醫帶著學生,仍然是一對一的,所以這種有專人帶、有專人教的培養模式和普通學生是不一樣的。
記者:學生經過臨床上五年的摸爬滾打,畢業時能達到了一個什么水平?
翟雙慶:學生能達到主治醫的水平。因為,后五年一直在臨床上摸爬滾打,而且將取消寒暑假期,實際上就相當于一個臨床實習醫生了。至于實踐的內容,后五年的第一年和第二年輪科,就是通科輪轉實習;第三年采取二級學科培訓,比如你選擇內科的你就在內科實習,選擇在婦科就在婦科,最后兩年采取三級學科專科醫師培養。
整個這一套,按照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來實行,也就是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當中的一級學科輪轉、二級學科定向培養、三級專科醫師培養三者結合起來完成,納入到岐黃國醫班培養方案當中,而且全程配備導師。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