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育:立足主體加強中醫理論建設與研究
中醫教育:立足主體加強中醫理論建設與研究 潘桂娟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
加強中醫理論建設與研究,應立足主體發展、自主創新、面向需求、引領未來的戰略方針,通過深入研究中醫理論發展的思想基礎、實踐基礎、內在規律、外在條件、現實問題,在解決理論傳承問題、理論創新問題、理論為現實服務問題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主要可從以下三方面抓起。
豐富和完善中醫原創理論體系
全面梳理中醫經典著作、中醫各家學說和不同學術流派的學術思想,準確表述中醫理論概念,總結、提煉、升華、闡明中醫理論中蘊涵的規律、原理、法則。其中,既包括對歷經長期歷史積淀的中醫學術思想的系統整理與綜合集成,也包括對于古今臨床科研實踐的理論升華與提煉總結。通過深入開展中醫理論的溯源研究、歸真研究、建構研究、應用研究、發展研究,豐富和完善中醫學理論體系,從整體上提高中醫理論的發展水平,更好地指導中醫養生、防治的臨床實踐;錘煉一支由優秀中醫理論人才組成的高素質的理論研究隊伍,形成中醫理論傳承與創新的核心力量。在回答“什么是中醫學理論”、“怎樣傳承和發展中醫學理論”、“中醫學理論如何指導當代中醫臨床實踐”等根本問題方面,提出新的觀點和新的論斷。
開展基于臨床的中醫理論研究
把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基本原理,同中醫學防病治病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中醫學理論具有蓬勃生命力的關鍵所在,是中醫學發揮原創優勢、更好服務現代衛生保健的決定性因素。通過結合現代臨床具體實際問題,對中醫方法論及臨床方法學的深入研究與系統闡釋,可強化中醫理論對當代臨床實踐的指導作用,在應對現代衛生保健重大需求方面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加強對中醫學理論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的研究,是全面系統地研究中醫學理論體系的重點而又緊迫的任務。只有這樣,中醫學理論和實踐才能體現出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才能不斷開拓中醫學理論發展的新境界。
面向國內外弘揚和普及中醫理論
為營造適宜中醫學術發展和中醫理論傳承與創新的健康環境,使中醫學的先進文化、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能夠為國內外大眾的衛生保健服務,要加強中醫理論的傳播和普及,弘揚中醫文化和中醫理論的先進性,普及中醫學的健康觀念和養生防治常識;培育中醫的文化土壤和人氣,研究如何深入淺出地、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地介紹中醫理論;建立一支有深厚中醫理論素養,掌握中醫文化與中醫理論普及方式方法的科普人才隊伍;在提出適宜科普內容及科普模式的基礎上,規范建設城市社區及農村鄉鎮中醫科普網絡,遵循中醫理論“三因制宜”的原則,根據不同地區地域自然狀況、經濟發展水平、人群構層特點、疾病譜分布等,結合不同區域大眾關心的健康與醫療問題,形成有地域特點、循序漸進、針對性強的中醫文化理論普及內容與形式。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