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醫教育的三點建言
對中醫教育的三點建言 朱長庚 袁普衛 陜西中醫學院
中國醫藥學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以往都是以師徒的方式延續。1956年首先成立五大中醫院校,以后各地也相繼成立了中醫學院,近年來大部分中醫學院已升格為中醫藥大學。筆者結合多年教學及臨床實踐,就中醫教育提出幾點看法。
三支力量缺一不可
一所大學,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管理干部是主管。這三支力量缺一不可。三支力量的任務是明確的,即學生是產品,教師是加工者,管理人員是材料供應和管理者。
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人員,要明確自身的任務,主動做好管理和供應保障。一定要知道自己工作的一切都是為了培養和造就中醫人才,絕不是誰服從誰;要營造一個育人的氛圍,只要是有利于教學的工作就一定要干好。
教師是主導,一個學校辦學條件的好壞,主要是由教師隊伍的質量決定的,因為它是教學的主導,是主要生產者,是產品優劣的主導者,那么他就要對生產過程的每一個環節負責,既要開拓進取又要嚴格把關,每一個環節都要嚴謹,教師在教學生的過程中首先要自身作風過硬,以身作則,要不斷更新觀念,擴充知識,為人師表,處處作出榜樣,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學生是主體,一所學校的存在與否主要是由培養出來學生的社會需求量來決定的,也就是說辦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國家棟梁,是造就社會主義需求的人才,否則這所學校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學校是做轉化工作的,它是把一個自然人(產品毛坯)通過學校的培養(加工過程)逐漸轉化為社會的有用人才,這一轉化過程的基地就是學校,產品就是學生,故要看這所學校的好壞,就要以培養學生水平的高低,作為參評的結果,來決定這所學校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