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驗:降逆通腑法消重癥“呃逆”第 3 頁
患者初次病愈后兩周余,原癥復作,且在呃逆中加干嘔癥狀,服藥一劑未能取效,加用具有通利作用的調中四消丸與湯藥合服2次始能取效。考其原因,初次煎藥是遵醫囑自煎,故效較速,第二次發作開藥4劑是用煎藥機煎藥,藥機煎藥是4劑裝入大布袋內泡1小時煎1小時即成。藥中含有易揮發起理氣作用的那些藥及久煎易失效的大黃會遭破壞,藥效大減。加服丸藥始取良效。
驗案二
郝某,男,25歲,2013年7月26日初診。
訴:打嗝1天,憋氣如喘3天。患者1周前,患感冒發熱39℃,服藥(不詳)1天即退熱,但增加胸痛(左乳頭部),憋氣如喘已3天。25日拍胸片示,左胸腔積液。醫囑要其住院,患者不同意,遂來門診。當日即用清開靈、克林霉素輸液一次,及服清肺化痰藥一劑。26日胸痛好轉,但增加打嗝,持續不斷。
刻診:打嗝頻頻聲稍高,舌苔白膩厚,脈象弦滑,全腹脹硬,上腹拒按。證屬:外邪束表,肺氣郁閉,失于肅降,故癥見胸痛憋氣,肺氣不降,腑氣不通,氣機上逆,以成呃逆。擬用清降肺氣通腑法。
組方:瓜蔞30克,桑白皮30克,葶藶子30克,枳殼15克,郁金20克,赭石30克,姜半夏15克,覆花15克,厚樸60克,木香20克,大黃10克。3劑,水煎服。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