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驗:降逆通腑法消重癥“呃逆”
中醫經驗:降逆通腑法消重癥“呃逆” 邢秀娜 北京市新華街社區衛生服務站 田惠中 北京市豐臺興隆中醫院
“呃逆”古稱“噦”,俗稱“打嗝”,如《素問·宣明五氣篇》曰“胃氣逆為噦(噦)”。呃逆的病因病機非常復雜,幾乎寒熱虛實、七情六欲皆可致病。其病狀輕重不一,輕者常不治自愈,重者纏綿難愈。中風及久病并發呃逆者,多屬危候。當見病知源,探究虛實,始可奏效。筆者選用降逆通腑法治驗重癥呃逆證二則,談點膚淺經驗。
驗案一
牛某,男,35歲,2013年5月9日初診。
訴:打嗝一周,加重兩天。患者打嗝晝夜不停,腹脹便少,欲便無便。近2日已輸液(奧美拉唑、西米替丁、克林霉素、佐氧氟沙星、654-2)未能取效。
刻診:打嗝頻頻,聲音洪亮,全腹脹硬,拒按,叩診鼓音,舌苔白膩厚,兩脈弦滑。證屬腸胃積滯逆氣上沖為“呃逆”,治以降逆通腑法。
組方:姜半夏20克,厚樸50克,陳皮30克,木香20克,赭石30克,砂仁10克,大黃10克,生姜20克。2劑,水煎服。
用法:囑患者先用涼水把藥浸泡1小時,水面高出藥面2厘米。煎開后改微火熬10分鐘即淋出。2煎加水600毫升,煎至200毫升(約需30分鐘以上)淋出,與頭煎藥合并,一日分2次溫服。配合電針,穴用:鳩尾、中脘、天樞、氣海、內關,每日一次。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