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驗:花金方治重癥肌無力經驗
中醫經驗:花金方治重癥肌無力經驗 劉簽興 李曉潔 河北醫科大學中醫學院
花金方,河北醫科大學中醫學院教授,從事臨床工作近五十年來,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善于運用經方治療中醫內科、婦科疑難雜癥,收效頗佳。筆者有幸跟隨花金方教授學習,獲益匪淺,現將其治療重癥肌無力的臨床經驗介紹于下。
重癥肌無力屬于中醫“痿癥”的范疇,早在《素問·痿論》中就有記載“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脈,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腎主身之骨髓,故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著則生痿躄也……脾氣熱,則胃干而渴,肌肉不仁,發為肉痿”。故在臨床上花金方認為引起該病的原因,以“肺熱葉焦”和陽明“發為肉痿”為主,另外與各臟腑功能失調密切相關。誘因多為七情內傷,或過度勞累傷及脾腎,濕困脾土,肺熱失養等。痿癥一旦發病,病程長,病勢重,治療困難。
對于重癥肌無力的治療法則,《內經》提出了“治痿獨取陽明”的治療大法,此一語而誠活人妙法,后世宗之者甚眾。在《丹溪心法》中,朱丹溪提出了“瀉南方,補北方”的治法,并首創名方虎潛丸。而在《臨證指南醫案·痿》中則提出本病為“肝腎肺胃四經之病”,從而確立了從肝腎肺胃四經綜合論治的治法。《脾胃論》則另提出“夫痿者,濕熱乘腎肝也,當急去之,不然則下焦元氣竭盡而成軟癱”的論述。在《名醫類案·痿》則有“故治痿之法,獨取陽明而兼清肺經之熱”之論。
花金方在繼承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多年臨床經驗,提出本病應從脾肺論治,以補脾清肺為治療大法。在調補脾肺的同時,加以辨證論治,調整人體功能,使氣血以充,筋脈得養,而痿廢自除。花金方依法擬方,擬方之中,重用黃芪為君,以其既善補氣,又善升氣,非他藥可替,故重用之,始能奏效;配以白術、茯苓、山藥為臣,以三者皆可和中益氣,健脾除濕,且山藥兼有肺、脾、腎同補之妙,相得益彰;輔以活血除瘀之丹皮、丹參,養血益陰之當歸、白芍,補益肝腎之山萸肉,醒脾除濕之砂仁,清瀉肺熱之桑白皮,行氣解郁之枳殼,調和諸藥之甘草。全方清補兩施,舉陷起痿,藥少而精。在臨證時,靈活加減,多能奏效。如兼視物不清者加黃精、菊花,兼痞悶不舒者,加青皮、陳皮,兼心悸失眠者,加夜交藤、炙百合,兼食欲不振者加雞內金、焦三仙,兼煩躁易怒者加郁金、梔子,兼畏寒肢冷者加巴戟天、仙靈脾,兼頭痛頭暈者加川芎、澤瀉等。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