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結合”診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陳兆軍 王慶甫 季元 孫樹椿名醫傳承工作站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關節疾病,主要是關節軟骨面的退行性變和繼發性的骨質增生。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和活動不靈活,X線顯示關節間隙變窄,邊緣有唇樣增生。后期骨端變形,關節面凹凸不平。甚至骨質碎裂進入關節,形成關節內游離體。在該病的診療過程中,應注意“三結合”。
患者臨床癥狀與X線片相結合
孫樹椿在多年的臨床工作中發現,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膝關節疼痛等臨床癥狀有時與其X線片表現不一致。許多患者膝關節疼痛、活動不利等臨床癥狀非常明顯,而X線片顯示關節退變并不是很嚴重;相反,有許多患者X線片顯示膝關節增生退變非常嚴重,而患者的臨床癥狀卻不是很明顯。這就要求我們在臨證時要綜合考慮,辨證與辨病相結合。治療主要以解除患者的疼痛、關節活動等臨床癥狀為主,不要動輒進行手術治療,要根據患者的全身情況、工作性質、生活習慣等進行綜合評定,選擇最適宜的治療方法。
膝關節局部癥狀與全身情況相結合
膝關節發生了骨性關節炎代表著關節的衰老,故該病又稱之為老年性骨關節炎。實際并非炎癥,主要為退行性變,屬關節提前老化,特別是關節軟骨的老化。這種老化是與患者的全身情況息息相關的,說明該患者全身機能也出現了問題。臨床治療要局部癥狀與全身情況綜合考慮。有些患者是肝腎虧虛、血不榮筋所致;也有些患者是氣血郁結、瘀滯不通所致;還有些患者是局部感受風寒所致等等。所以臨床要將膝關節局部癥狀與全身情況相結合治療。
膝關節局部手法治療與內外用藥相結合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最大的痛苦是膝關節疼痛和膝關節功能活動受限,所以臨床需要在膝關節局部選用點、按、揉、活動關節等放松肌肉、松解局部粘連的手法治療的同時,還要選用中藥熏洗、外敷藥膏或膏藥等治療,也可選用抗骨質增生、骨質疏松的中成藥或進行全身綜合辨證后,配以或滋補肝腎,或通絡止痛,或驅散風寒等中藥湯劑治療。
無論選用何種方法,無論手法還是藥物,一切要緊扣患者的臨床癥狀,以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解除病人的痛苦為要務。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