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修煉的具體操作第 10 頁
2.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時可見腹部起伏。依起伏方式的不同,腹式呼吸可分為順腹式呼吸和逆腹式呼吸兩種。順腹式呼吸是吸氣時腹部隆起,呼氣時腹部縮回;逆腹式呼吸與此相反,吸氣時腹部回縮,呼氣時腹部膨出。從胸式呼吸逐漸過渡到腹式呼吸,一般都是過渡到順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的操作常需經過專門訓練,難度較順腹式呼吸大一些。有些功種強調要訓練逆腹式呼吸,認為逆腹式呼吸的方法對推動內氣的運行更為有利。例如運氣行小周天時,常用逆腹式呼吸法,吸氣時內氣上行百會,呼氣時內氣下行丹田。訓練逆腹式呼吸法可從一開始就著重注意呼氣,而不去理會吸氣,意念在呼氣時引內氣下行,聚于丹田。久而久之,呼氣時腹部充實隆起,吸氣時則放松縮回,逆腹式呼吸便自然形成了。
無論是訓練順腹式呼吸還是逆腹式呼吸,操作中都切忌故意挺肚子。腹部的隆起或回縮是氣息吐納自然形成的,不必人為造作。操作時只在吐納上下功夫即可,腹部只是配合。納氣深而多時,腹部自然隆起,而隨著腹壁回縮的壓力,氣息也自然排出。
初形成腹式呼吸時,往往覺得整個腹部都在呼吸。漸漸地,隨著氣息調整的深、長、柔、細,就會有一個比較局限和明確的呼吸支點形成。這個點就是腹壁回縮時,四周壓力向內聚集的中心點。于是,以后吸氣便入此點,呼氣從此點出。這個點便是丹田。這個點的呼吸便是丹田呼吸。因此,丹田呼吸是在腹式呼吸的基礎上形成的。關于丹田究竟位于何處以及丹田的范圍大小的問題,長期以來多有爭論。若從調息操作的實踐看,丹田的位置因各人情況不同可以或高些或低些。按一般說法,丹田位于臍下三寸(這個寸是同身寸,即以被測者自己的拇指節最寬處為一寸)處。這個位置符合大多數人的情況,基本上準確。但也有人認為丹田即臍,臍下三寸是指人在平躺時候的丹田位置,即臍內三寸。按這種觀點,丹田呼吸也就是臍呼吸,即胎息的初級形式。
在嚴格的意義上,形成腹式呼吸且有了明確的呼吸支點,即丹田呼吸形成之后,方進入練功所需要的呼吸形式。胸式呼吸的操作是為了過渡到腹式呼吸,而腹式呼吸的操作是為了形成丹田呼吸。更進一步,練功高層次境界要求的呼吸形式是胎息,丹田呼吸則是進入胎息的開始。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