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與傳統文化
。夤εc傳統文化:本文摘自中國中醫藥報)中國傳統文化是氣功的魂與根,無論是在氣功的理論、實踐,還是在其操作要領中,處處都散發著傳統文化的芬芳,傳統哲學中天人相應的整體觀、中醫藥學中綜合調理的攝生觀、儒家學說中以和為貴的中庸觀……無不為歷代氣功家所借鑒,并將其合理融合后指導練功實踐及其應用。
道法自然
即氣功的方法源于自然。天人相應是中國傳統哲學的精要之一,其要點是人類為宇宙萬物之一,與天地萬物有著共同的生成本原。由于“天地氤氳,萬物化成”,“天地合氣,命之曰人”,因此,“人與天地相應也”。也就是說,大自然的氣候環境、地理環境等,必然對人類產生相應的影響,這種影響包括有利健康和有害健康兩個不同的方面。為此,《荀子·天論》告誡人們:“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睔v代氣功家遵循這些古訓,將順天(充分利用自然界一切有利健康的因素)、避邪(盡可能避開自然界有害健康的因素)作為氣功功法和氣功活動的基本原則。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擇時練功
即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辰選擇不同的功法,使之與“天”相順應。由于不同季節對人體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故在氣功功法的選擇上,傳統氣功主張遵循“動作以避寒,陰居而避暑”的原則,即在暑夏之季,選練靜功,以寧心安神,消除暑熱之煩躁;寒冬之時,選擇動功以振奮陽氣,抵御陰冷寒凝。動功如二十四氣導引坐功勢(《遵生八箋》),以24個按摩導引動作應對全年24個節氣,并分別作用于人體相應臟腑。靜功如六字訣的四季用字法也是如此,認為春練噓字能明目,夏練呵字除心火,秋練呬字能潤肺,冬練吹字能滋腎,四季常練呼字能助脾胃之運化。晝夜12時辰的陰陽消長,也會影響人體的生理功能,故氣功鍛煉對時辰也有一定的要求,其中的一些特殊操作方法,更強調在規定的時辰進行。如《服氣經》說:“凡服氣皆取陽時。”《抱樸子·釋滯》強調靜功行氣應在子時至午時的六陽時進行,而午時之后的六陰時則不宜練功:“行氣當以生氣之時,勿以死氣之時也……一日一夜有十二時,其從半夜以至日中六時為生氣,從日中至夜半六時為死氣。死氣之時,行氣無益也。”《素問·刺法論》則除對時辰有要求外,還要求配合方位:“腎有久病者,可以寅時面向南,靜神不亂思,閉氣不息七遍……”至于動功鍛煉,多數氣功家也提倡在陽時進行。如有提出于“清旦未起”或者“每日初起”時練動功,由此借體外之陽助體內之陽。周天功對時辰的要求更為嚴格,表現為一是強調子時練功;二是根據不同時辰,進行火候調節,即子時開始以武火進火助陽息,午時開始以文火退火助陰消,其中卯時不繼續進火、寅時不繼續退火,而均維持原來的火候狀態(稱為沐浴)。該功法的整個過程——煉己、調藥、產藥、采藥、煉藥,也都有一定的時間要求。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