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養生:順天應時第 14 頁
主持人:治未病相對的就是治已病,前一陣子有報道說,咱們中醫似乎以后就要偏重于治未病,有些人就理解了,是不是因為中醫現在治不了已病了,所以退守到治未病這兒來了。
嘉賓: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黃帝內經》上說"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就是說最高明的醫生重點是在治未病,而不在治已病上,這是什么意思呢,《黃帝內經》上說"斗而鑄兵,渴而掘井,不亦晚乎。"就是說要開始打仗了,你再去鑄造兵器,到渴了的時候你再去挖井,這不是太晚了嗎?所以中醫的重點在治未病,而它把治未病這種思想,貫穿在治已病當中。
主持人:說到治未病想起一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故事,那就是《韓非子》當中所記載的《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它讓我們了解了中醫"治未病"的神奇之處,提供了一個基本的治未病的概念。
嘉賓:對,這就是說,我們中醫在看病的時候,一般都是提前一步,能夠從整體上的他身體的變化當中,看出這個病的走向。
中西醫的差異
主持人:如果說西醫是把人在放大鏡、顯微鏡之下無限細分細分細分,實際上就等于無限放大放大放大,直到最后能夠看清一個人的細胞甚至是分子,那么,中醫似乎就是一個把人無限縮小,縮小到宇宙當中的一個塵埃,然后再來看這個宇宙的概念,是顯微鏡和縮小鏡的一個對比。那么中醫和西醫兩者的差異又在哪里呢?
嘉賓: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所以中醫就有一句話叫宇宙大人生,人生小宇宙。我們中醫看人的身體,是把它看成是一個宇宙,一個整個的天地,是整體的思維。
<<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