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需要注意什么?
春季養生需要注意什么?
春為四時之首,是萬物復蘇,推陳出新的季節。此時節天氣轉暖,氣溫回升,自然界草木開始萌發新芽,天地間萬物出現生機勃發,欣欣向榮的氣象,正如《黃帝內經》所言:“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 ,此即為“春生”。人與天地相應,在春季,人體的陽氣也順應自然,向上向外舒發。此時應使自己的精神情志與春季的大自然相適應,充滿勃勃生氣,以利春陽生發。由此可見,春季養生要掌握陽氣生長升發的特點,一方面保護體內的陽氣,使之不斷充沛,逐漸旺盛;另一方面,凡是阻礙陽氣升發肝氣郁滯的情況都應避免。
春季養生調暢肝氣益身心
春季與“肝”五行相配,肝的生理功能為主疏泄,調暢氣機,其在志為怒。中醫把肝比作剛強躁急的“將軍”,惡抑郁而喜條達。人們常說“火大傷肝”、“怒傷肝”就是這個原因。現代的人們,由于各種壓力和情志原因,肝氣郁滯者比比皆是,此類患者往往表現為胸悶氣短,善太息,煩躁易怒、手腳發涼,嚴重者還容易出現結節、囊腫等疾病。
春季調肝,首要的是心胸開闊,心情愉悅。生活在大都市的人們長時間遠離大自然,整日在鋼筋水泥森林中忙碌,在如此美好的季節,春光明媚、生機盎然,萬物復蘇,應該放下手頭的工作,踏青問柳、登山賞花、誦經詠歌、陶冶性情,或者選擇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游玩,遠離城市的喧囂和浮華,享受片刻的寧靜,讓冬眠閉藏了一個冬天的陽氣,在自然環境中盡情復蘇生發。
春季調肝,最忌心情憂郁及暴怒。心情豁達、開朗、淡定、坦然,肝氣就能舒暢,反之則肝氣怫郁。如何保持肝氣舒暢?《黃帝內經》曰:“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意思是說,在春季,人們應該少殺戮而多給他人與萬物以生機;少掠奪和索取而多給予、資助;少懲罰而多獎賞;春天是護生的季節,少食肉食,少踩一棵草,少摘一朵花。古代春天都是不執行死刑的,死刑犯都會 “秋后問斬”。春季 “禁伐木,毋覆巢殺胎夭” 甚至被古代帝王視作行政命令的內容之一。民間亦有“勸君莫食三月鯽,萬千魚仔在腹中;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待母歸”的說法。總之,人們在春季應多發菩提心,當你起了殺心的時候,體內肝氣的生發也隨之被殺掉,對身心不利。
如果由于肝郁引發了疾病,春季是養肝的“黃金季”,應充分利用、珍惜春季“發陳”之時,借天地陽氣之升發,通過適當的自我調攝,以及針灸、藥物等治療,使肝氣得以宣達,氣血得以暢行。人體的五臟俞加膈俞既能疏肝理氣,又能調補氣血、寧心安神。患者自己也可以多揉按肝之原穴——太沖穴。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