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落榜的名醫養生之道第 2 頁
朱丹溪認為,人的衰老與疾病主要是陰氣不足、陽氣相對有余造成的,因此,他主張用滋陰降火的方法防治老年病,所創制的大補陰丸等名方,至今仍在臨床上使用。他的母親平素多痰飲之病,年過70后再沒有發作,朱丹溪認為是善于養陰的結果。他的母親還患有脾胃病,他用滋陰的藥方讓母親常服,再加上平日注意保健,因而獲得高壽,在87歲時無疾而終。
張錫純調氣養生
張錫純(1860~1933年),中西醫匯通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現代中國中醫學界的泰斗。1916年在沈陽創辦我國第一間中醫醫院——立達中醫院。他出身于書香之家,自幼讀經書,習舉子業,兩次鄉試未中,遵父命改學醫學,上自《黃帝內經》、《傷寒論》,下至歷代各家之說,無不披覽。1911年曾應德州駐軍統領之邀,任軍醫正,以后任過立達醫院院長、直魯聯軍軍醫處處長等職,1893年第二次參加秋試再次落第后,受時代思潮的影響,張氏萌發了衷中參西的思想,遂潛心于醫學,完成著名的中西醫結合著作《醫學衷中參西錄》,成為一代名家。
在當時醫學界鼓吹重西輕中的浪潮中,他不僅奮力捍衛傳統中醫的學術地位,而且獨樹一幟,把那時未被列入中醫學術殿堂的氣功養生學,提高到應有的地位,認為它是中醫的起源和基礎,號召醫界身體力行并應用于臨床治療。他在著述中介紹了氣功養生學的理論、功法和治療效果,是近現代氣功養生學的先驅者。張氏介紹的氣功法,主要有靜坐功(凝神入氣穴)、吸升呼降溝通心腎法、意通督脈任脈法等等。
如今廣為群眾熟識和喜愛的中醫健身氣功八段錦、五禽戲、六字訣等等都屬于調氣養生的代表運動,很多人都在習煉這些健身氣功。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