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琪中醫養生平衡觀
張琪,1922年出生,黑龍江省中醫研究院主任醫師。1942年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首屆國醫大師。
見到國醫大師張琪的人都說,他看上去只有60多歲的樣子。談到養生,張琪認為病從口入,飲食很重要。情志也很重要,精神愉快的人健康長壽,越不滿足的人越容易生病。體育活動每天要堅持,根據個人體力,不要過度。腦力活動,用則進廢則退,多思考多閱讀,還能長知識,比什么都愉快。
張琪認為,現代化生產、生活使人的生活節奏加快,人在適應的過程中會經常違背自然規律而忽視養生與保健,各種精神不適癥高發,“富貴病”高發,這需要全社會尤其是老年人自己來克服。解決的渠道不外三個方面:精神平衡,身體平衡,飲食平衡。
中醫認為百病都源于“七情六欲”,即人的健康與精神面貌息息相關。因此張琪認為,要根據老年人特有的生理、心理特點來調整精神狀態,做到樂觀豁達、心安少欲,因此要繼續追求適合自身狀況的志趣,做到有所寄托而使大腦始終處于良好功能狀態,這樣才能心態平衡而增強免疫功能,就不會受到疾病的侵害。
張琪每天都看書學點新東西。“中醫博大精深,不能止步不前,還得往前進。”張琪說,現在還有很多疑難病,有時能從書上獲得啟發,病就能治了。他的書桌上堆滿了他查看的書籍和記的筆記。他從來都用親手記的筆記給學生講課,因為這些心得醫書上沒有,是很珍貴的診療經驗。
“生命在于運動”,張琪指出運動包括體力和腦力兩方面。對于運動,他認為,人要加強運動鍛煉,也可做些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但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
他天天堅持晨練,過去練“三浴功”,現在跳老年迪斯科。每天伴隨著節奏明快的音樂,一跳就是一小時。運動后,他能吃能睡。他還愛聽京劇、音樂、看電影等。他說累的時候,聽一段京劇,看一段電視劇,立刻神清氣爽,精力倍增。退休十年來,他照常開診,搞科研、帶研究生,還著書立說。他承認自己的記憶力減退,但思維和文筆仍不減當年。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