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脾胃病證 第六節 疳證第 9 頁
[預防護理]
一、預防
1.合理喂養嬰兒應盡可能用母乳喂養,按時添加輔食;糾正不良飲食習慣,注意營養平衡及飲食衛生。
2.防止疾病影響積極防治脾胃疾病和寄生蟲病,及時矯治先天性畸形如兔唇、腭裂,做好病后調養和護理。
二、護理
1.定期測量患兒身高和體重,觀察病情變化。
2.對重癥疳證患兒要注意觀察面色、精神、飲食、二便、哭聲等情況,防止發生突變。
3.做好重癥患兒的皮膚、口腔、眼部護理,防止發生褥瘡、口疳、眼疳。
4.根據病情需要配制相應食譜,如疳腫脹患兒,可吃烏魚湯,以利疾病早日康復。
[文獻摘要]
《顱囟經·病證》:“小兒,一、眼青揉癢是肝疳,二、齒焦是骨疳,三、肉白鼻中干是肺疳,四、皮干肉裂是筋疳,五、發焦黃是血疳,六、舌上生瘡是心疳,七、愛吃泥土是脾疳。”
《小兒藥證直訣·脈證治法》:“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因大病或吐瀉后,以藥吐下,致脾胃虛弱亡津液。”
《活幼心書·疳證》:“大抵疳之為病,皆因過餐飲食,于脾家一臟,有積不治,傳之余臟,而成五疳之候。若脾家病去,則余臟皆安,茍失其治,日久必有傳變。”
《證治準繩·幼科》:“大抵疳之受病,皆虛使然。熱者虛中之熱,冷者虛中之冷,治熱不可妄表過涼,治冷不可峻溫驟補。……取積之法,又當權衡積者疳之母,由積而虛極謂之疳,諸有積者無不肚熱腳冷,須酌量虛實而取之。若積而虛甚,則先與扶胃,胃氣內充,然后為之微利;若積勝乎虛,則先與利導,才得一泄,急以和胃之劑為之扶虛。”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