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心肝病證 第一節 夜啼
嬰兒白天能安靜入睡,入夜則啼哭不安,時哭時止,或每夜定時啼哭,甚則通宵達旦,稱為夜啼。多見于新生兒及6個月內的小嬰兒。
新生兒及嬰兒常以啼哭表達要求或痛苦,饑餓、驚恐、尿布潮濕、衣被過冷或過熱等均可引起啼哭。此時若喂以乳食、安撫親昵、更換潮濕尿布、調整衣被厚薄后,啼哭可很快停止,不屬病態。
本節主要討論小嬰兒夜間不明原因的反復啼哭,由于傷乳、發熱或因其他疾病而引起的啼哭,則不屬本證范圍。
[病因病機]
本病主要因脾寒、心熱、驚恐所致。
脾寒腹痛是導致夜啼的常見原因。常由孕母素體虛寒、恣食生冷,胎稟不足,脾寒內生。或因護理不當,腹部中寒,或用冷乳哺食,中陽不振,以致寒邪內侵,凝滯氣機,不通則痛,因痛而啼。由于夜間屬陰,脾為至陰,陰盛則脾寒愈甚,腹中有寒,故入夜腹中作痛而啼。
若孕母脾氣急躁,或平素恣食香燥炙烤之物,或過服溫熱藥物,蘊蓄之熱遺于胎兒。出生后將養過溫,受火熱之氣熏灼,心火上炎,積熱上擾,則心神不安而啼哭不止。由于心火過亢,陰不能潛陽,故夜間不寐而啼哭不寧。徹夜啼哭之后,陽氣耗損,無力抗爭,故白天入寐;正氣未復,入夜又啼。周而復始,循環不已。
心主驚而藏神,小兒神氣怯弱,智慧未充,.若見異常之物,或聞特異聲響,而致驚恐。驚則傷神,恐則傷志,致使心神不寧,神志不安,寐中驚惕,因驚而啼。
總之,寒則痛而啼,熱則煩而啼,驚則神不安而啼,是以寒、熱、驚為本病之主要病因病機。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