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脾胃病證 第六節 疳證第 4 頁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1.辨病因疳證的病因有飲食喂養不當,多種疾病影響及先天稟賦不足等,臨床上多種原因互相摻雜,應首先辨別其主要病因,掌握重點,以利指導治療。
2.辨輕重虛實疳證之初期,癥見面黃發稀,易發脾氣,多見厭食,形體消瘦,癥情尚淺,虛象較輕;疳證發展,出現形體明顯消瘦,并有肚腹膨脹,煩躁激動,嗜食異物等,癥情較重,為本虛標實;若極度消瘦,皮膚干癟,大肉已脫,甚至突然虛脫,為疳證后期,癥情嚴重,虛極之證。
3.辨兼證疳證的兼證主要發生在于疳階段,臨床出現眼疳、口疳、疳腫脹等。皮膚出現紫癜為疳證惡候,提示氣血皆干,絡脈不固。疳證后期干疳階段,若出現神萎面黃,杳不思納,是陰竭陽脫的危候,將有陰陽離絕之變,須特別引起重視。
二、治療原則
疳證的治療原則總以顧護脾胃為本。如飲食尚可,則胃氣尚存,預后較好;如杳不思納,則脾胃氣竭,預后不良。正所謂:“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臨床根據疳證的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治法,疳氣以和為主,疳積以消為主或消補兼施,干疳以補為主。出現兼證應當隨證治之。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