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下肢傷筋 第四節 踝部病癥第 17 頁
【手法治療】
按膝托足伸屈法 病人仰臥位。術者立于傷側,一手虎口向下,拇、食二指捏緊血腫兩側的股骨內、外髁處,手掌按壓髕上區血腫局部,另手托握傷肢足跟部(將足盡量背屈),緩緩抬起傷肢(離床面)三十度左右時,兩手同時向相反方向用力(即一手向下按壓血腫,另手將傷肢足跟向上托起),迅速將膝關節過伸;而后,立即將膝關節過屈,再緩緩伸直傷肢,手法即告結束。以后用藥物治療。
【注意事項】
1.施術手法前,應向病人或其家屬說明,在手法操作過程中,可有短暫的劇烈疼痛,以消除病人顧慮,取得其配合。施術手法過程中,常可聽到血腫被擠破的“撲落”聲,隨之腫塊即消失,疼痛也立即緩解。
2.部分病例,可伴有股骨內、外髁或脛骨上端骨折,局部壓痛。如髕骨有壓痛,應注意有否髕骨骨折或髕骨裂,此種情況較多見。如髕上區滑囊血腫伴有膝關節損傷、錯位或嚴重韌帶撕裂、膝關節非損傷性滑膜病變、不穩定性骨折、或嚴重骨質疏松等,均不能使用本手法處理。
3.髕上區滑囊血腫伴有關節內出血者,膝關節屈曲幅度較大,是外形除髕上滑囊區血腫外,膝關節周圍亦有明顯腫脹,此種現象的存在往往伴有其它組織的損傷,故必須引起注意。
4.術后應外敷消腫散,休息數日,并逐漸加強股四頭肌的功能鍛煉。以促進血腫吸收,防止股四頭肌萎縮。
(附)滑囊血腫洗敷方劑
(1)消腫散
組成 芙蓉葉五百克,赤小豆一千五百七十克,麥硝粉五百三十克(即洗面筋時沉淀的小粉)。
作用 活血消腫,清熱止痛。
用法 上藥研細末,用冷水加蜂蜜適量,調拌成藥膏,攤在紙上或紗布上,貼敷傷處,包扎。每日或隔日換一次。
(2)四肢洗方
組成 落的打十二克,獨活、仙靈脾、桑寄生、桂枝、當歸、伸筋草、透骨草各9克,紅花5克。
用法 水煎,熏洗局部。每日一到二次,每次二十到二十五分鐘,2到3天1付。
<<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6] [17]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