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節脫位概論 第一節 人體關節概論
(一)關節定義
相對應的骨關節面周圍被結締組織連結起小、骨關節面之間仍留有一定空隙,這種連結方式即謂之關節。
(二)關節的種類
人體關節大致可分為屈戌關節(如手部的指間關節)、蝸狀關節(如踝關節)、車軸關節(如橈尺近端關節)、橢圓關節(如橈腕關節和枕寰關節)、鞍狀關節(如拇指側的腕掌關節)、球窩關節(如肩關節)、杵臼關節(如髖關節)、平面關節(如跗骨之間的關節)八種類型。
(三)關節基本構造
盡管人體關節各種各樣,但其基本結構包括關節面、關節囊、關節腔三部分。
1.關節面 即各骨相互接觸處的光滑面。關節面為一層軟骨覆蓋,稱為關節軟骨。它能使不光滑的關節面變得平滑,以減輕運動時的摩擦。關節軟骨具有一定的彈性,可減緩運動時的震蕩和沖擊。
2.關節囊 是附著于關節面周緣骨面上的一種結締組織,能分泌滑液,有潤滑關節和營養關節軟骨的作用。
3.關節腔 為關節軟骨和關節囊之間所密閉的狹窄腔隙,內有適量滑潤澤。
(四)關節的運動
關節的運動形式與關節面的形狀的密切關系。關節兩端之骨所成角度減小的運動謂屈,反之謂伸;向軀體或肢體正中面靠攏的運動謂內收,反之謂外展;圍繞軀體或肢體縱軸的運動謂旋轉;一骨的近端正原位轉動,而遠端作圓周運動謂之環轉或輪轉運動。
各關節運動方向及活動范圍,與關節的結構形態有密切關系。人體關節正常運動范圍和四肢主要關節運動的肌肉、神經支配見附表。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