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下肢傷筋 第三節 膝部病癥第 6 頁
【治療】
1.原則 活血散瘀,消腫止痛防止粘連,恢復關節功能。
2.施術部位 傷側膝關節局部及其上、下。
3.取穴 陽陵泉(陰陵泉)、粱丘(血海)、足三里、風市(地機)、氣沖(沖門)。內側副韌帶損傷,取內側俞穴;外側副韌帶損傷,取外側俞穴。
4.施術術手法 推按、提拉、擠壓、撫摩。
5.時間與刺激量 視具體情況酌定。
6.手法操作 以右下肢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急性損傷為例,按下列手法施術。
(1)推按提拉擠壓法 病人取仰臥位,術者立于傷側,將傷肢踝部夾持于右腋下,右手掌托其小腿的后上部,拇指放膝關節內側副韌帶下部附著處;左手拇、食二指捏住髕上聯合腱的兩側屈、伸膝關節,當伸膝時左手拇、食二指向后推按股四頭肌聯合腱從部;屈膝時,向上提拉;同時右手拇指沿內側副韌帶自下向上擠壓、推按5到7次,將膝關節放于伸直位。
若韌帶斷裂,斷端回縮,可用一手拇指自韌帶附著處向斷端推理、按壓數遍,將其平復,加壓固定1到2周。應注意在傷膝伸直位施術手法。
(2)屈膝推擠撫摩法 病人取仰臥位,國部墊枕,將傷膝屈至一百五十度左右。術者立于傷側,左手扶膝外側固定。右手大魚際部由下而上沿內側副韌帶縱行推理數遍,而后用大魚際部在膝內側自后向前擠按數次;繼之,用一手掌輕輕撫摩傷處及其上下2負重。以活血散瘀,消腫止痛。
手法后,囑病人抬高傷肢。3日后可用中藥洗敷;慢性損傷,手法治療前、后可用重要洗敷。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