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術:對藏象理論基礎研究的4點建議
中醫學術:對藏象理論基礎研究的4點建議 孟靜巖 王邈 天津中醫藥大學
“藏象”一詞首見于《素問·六節藏象論》,原文提出了各個臟腑的陰陽屬性、主要功能、對應五體、五華和四時,是藏象理論的雛形。歷代醫家采用哲學思辨、廣泛聯系和臨床驗證等方法,對藏象理論不斷地挖掘和發展,使其形成理論體系,并成為中醫基礎理論的核心內容。現在對于藏象的最基本認識是藏于體內的內臟及其表現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與自然界想通應的事物和現象,藏象研究亦主要圍繞內臟與其外應的生理功能、病理機制,人與自然相通應等方面來進行。現代中醫學者對藏象理論進行了多角度、多方向的基礎研究,創建了中醫藏象學學科,然亦存在一些問題,建議如下。:
改變驗證性實驗居多的現狀
目前藏象理論研究仍是以驗證性的實驗居多,即以西醫的理化指標證明中醫藏象理論的合理性與科學性。過多的驗證對于藏象理論本身的發展起不到根本作用。如果藏象理論逐漸被西化,無疑整個中醫學體系的理論基礎都會受到動搖。筆者認為,并非借助理化手段來研究藏象就是“以西解中”,關鍵在于以何種思路為主導,中醫完全可以以中醫思路為本將最新的科技成果納入到中醫體系中。
不要對等中西醫的名詞術語
中醫無論反應實體或功能的術語均不能與西醫名詞對等,尤其是同名或名稱相近者,如中西醫之“脾”、“腎”,“血瘀”與“淤血”等。而這種等同在現代研究中常見,如有實驗發現西醫心血管系統的多種激素和血管活性物質作用于腦,進而影響人的精神情志,欲借以說明心臟對于腦神的作用,實際上西醫的心臟與中醫藏象的心藏不能等同,以其分泌的物質代表中醫心的作用也沒有理論支撐。
加強理論與臨床工作者之間的交流
目前中醫臨床工作者與理論研究者之間的交流較為欠缺。中醫應增強臨床病例討論環節,此環節應有理論、臨床代表同時參與,對于有效而尚未有明確機理解釋或運用已有機理而治療無效者當深入探討。
將藏象研究與經絡研究結合
藏象理論的研究不能拋開經絡獨立存在。經絡是藏達于象的重要中間環節,同時又是臟腑之間相互關聯的重要途徑。近年來鮮見藏象研究與經絡研究相結合的報導,如果能將藏象與經絡研究結合,可進一步深入解釋一些臟腑功能的實現過程。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