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懋:從經典臨床價值談中醫傳承發展
中醫視點:李士懋:從經典臨床價值談中醫傳承發展
•中醫經典論著中有大量關于流行病的文獻,是中華民族治療急性病的寶貴財富。解放后中醫治乙腦、外感、流行性出血熱等成功案例,亦再次證實了中醫善治急性病的論斷。
•中醫的傳承,首先是思辨,其次是學術思想,再次是具體經驗。三者都很重要,然有高中低之分,所謂授人以漁,就是要建立思辨能力。這個思辨能力,就是辨證論治體系。
•我50多年讀經典、做臨床中形成的思辨體系,就是“溯本求源,平脈辨證”。其中,“本”在經典,“源”在臨床;中醫的根本特色是辨證論治,證是辨證論治體系的核心,而證又依脈而定,因此,脈又是辨證論治體系的精髓、靈魂。
•中醫的發展途徑有傳統、與現代科技手段結合兩種。傳統發展有四個標準:一是有理論淵源,二是有理法方藥的學術體系,三是對實踐有重大指導價值,四是能為后人傳承、印證。中醫與現代科學手段相結合發展,應以證為核心,找好切入點。
我畢生獻身中醫事業,也深深地熱愛中醫事業。中華兒女五千年來,以其勤勞和智慧創立的中醫學,博大、深邃,確如毛澤東同志所說“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習近平總書記說中醫藥學“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在黨和國家的重視與支持下,中醫學呈現出空前大好的機遇。機不可失,老驥自當奮蹄。
中醫善于治急癥
我1962年從北京中醫學院畢業后,分到大慶油田總院,當時我國面臨著帝國主義和修正主義的包圍和封鎖,沒有石油,北京僅有的幾輛公交車,燒的是燃氣包。沒有石油,坦克飛機就開不動,哪還有現代國防。所以,北大荒發現大油田后,就調集千軍萬馬戰荒原。北大荒冬天零下30多攝氏度,是一片沼澤地,自然環境惡劣,生活條件艱苦,所以病人特別多,尤其兒科患者死亡率非常高,每年死亡患兒約500余人。主要死因是麻疹、流腦、重度消化不良、肺炎等。我被分配到兒科任中醫會診大夫,8年中,看的全部是急癥,累計數萬。在那種特殊條件下,我努力學習中醫經典和溫病著作,打下了中醫治療急癥的臨床基礎。
如曾先后診治5例滲出性體質的麻疹患兒,體溫皆41℃以上,麻疹合并肺實變、心衰,疹子出不透,用常規表疹方法皆不治。后見《中醫雜志》對這類病人有篇報道,以溫托法治之,用附子、干姜、人參等,后六七例皆愈。中毒性消化不良患兒,吐利亡陽,水瀉無度,手足厥冷,神志昏聵。用《傷寒論》之四逆湯濃煎頻喂,陽復而愈。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