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中華文化就沒有中醫藥第 3 頁
中醫藥文化,在古代有推進中醫藥學發展和直接的衛生保健價值。尤其是它以醫學與文化相結合獨創的養生文化更是珍中之珍。
當代弘揚中醫藥文化具有世界意義
在當代弘揚中醫藥文化既有自身的價值,更有世界意義。大體有三端。
其一,可以深入認識中醫藥學的特質。對于非中醫藥人士,可以深入認識和提高對中醫藥的理解,在開拓就醫意向中,利用中醫藥資源。而對中醫藥人員本身,則啟迪其關照自性,提高自身的學術素養。
其二,中醫藥文化中的養生文化和“上工治未病”等理念,是人類保健的福祉。它的推廣以其廉簡實用,有效而便于普及,使“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醫學目的向公平傾斜。減少醫療開支,提高衛生保健的效率,無疑是世人所歡迎的。
其三,為應對地球人類面臨的挑戰提供了思路。近代以來,以其天人相分的觀念和高科技的利用,使地球環境受到嚴重的破壞,對可持續發展提出了預警。對人類自身的發展,也因于只講社會價值,只講形體發育而忽視人類及社會的精神境界。而對于這樣的問題,中醫藥文化把人視為天地大系統之一部分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和崇尚醫德的人文精神,恰有補充缺失的意義。這一點,也已為國際有識之士所注目。
如今,《中醫藥文化》正逢“三十而立”,它從《醫古文知識》到《中醫藥文化》的更名立志,本身就是躍遷到一個新的高階的標志。刊物以引領潮流、展現成果、推出人才為宗旨。每逢一期在手,我都有一氣讀完的思緒,在咀嚼語句之時,也欣賞它的版面和插畫。《中醫藥文化》真是富贈的文化之賜。
在醫學教育系統眼下,中醫藥文化已經創辟為一個學科,這也是幾千年來的首舉。對此,《中醫藥文化》是有其功勞的。
(本文是作者為《中醫藥文化》創刊30周年所寫)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