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科學主義”,挺起中醫脊梁第 6 頁
鄧鐵濤先生在《中醫與未來醫學》中說:“不少治療手段,看來對某一個病已經解除了,但會落下另一個終身遺憾。例如小孩發熱,用抗菌素治療,熱退了,但耳朵卻聾了。據報道,中國每年制造3萬聾啞兒童;又如胃潰瘍大出血,血止不了便把胃大部分切除。又如‘糖尿病足’,病在腳趾上,治療方卻把腳切掉,未能治愈又把腿切去了。這樣的技術,就不能稱為‘仁術’。不論現代手術已發展到如何高明的程度,但大方向肯定是錯了。中醫學對不少急腹癥,可以用‘非手術治療’治好。用‘仁術’來考量,這才是未來醫學的方向。”一個學科的振興,離不開理論的進步。鄧鐵濤先生未來醫學的思想,值得大家進一步探索。
科學主義不了解中醫藥的理論技術、歷史貢獻、現實作用與未來價值,變本加厲地提出“廢醫驗藥”的錯誤主張,要取消中醫實行了幾千年的指導理論,用定性定量分析的化學藥品標準“檢驗中藥”,不斷地在各種場合、各種刊物上大肆兜售“廢醫驗藥”,蒙蔽了不明真相的廣大民眾,甚至按照西方的標準宣揚中醫藥必然被消滅,或者搞網絡簽名取消中醫藥,其危害是非常明顯的。
清代著名醫學家徐大椿說“醫隨國運”。中醫伴隨著國家命運的興衰,艱難地走過了一百多年,隨著漢字順暢地進入計算機技術的突破,世界各地“孔子學院”的建立,“歲寒三友”之一的中醫,也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在近代,中醫學盡管不乏治療疾病的良方妙藥,也不乏使用這些技術的優秀中醫,但是,中醫的社會地位卻每況愈下,逐漸衰落,新中國成立初期幾乎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關鍵的因素是評價中醫的標準出現了錯誤,科學主義到處泛濫。
黨的中醫政策得到落實之后,中醫學術得到比較完整的保存,甚至在某些領域創造了世界性的奇跡,比如中醫治療乙腦、腺病毒肺炎、流行性出血熱、甲肝合并乙肝、SARS、艾滋病、宮外孕、急腹癥,以及針刺麻醉、防治太空病等,都展現了中醫學優秀的特質。同時,在西醫搭建的平臺上,中醫表現得更加優秀。一個中西醫并重,團結合作的大好局面,充分說明了我國衛生體制在當今世界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可以比較好地解決人民大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中醫學善于解決復雜問題的方法論優勢,治未病、養生保健的豐富措施,可以為世界人民的健康長壽保駕護航。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