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流派與學科共發展第 5 頁
這一系列的臨床和基礎研究先后獲得100多項國家級以及部市級科研項目,包括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973”計劃項目、NSFC重點項目、NSFC重大國際合作項目等等。研究成果先后發表了568篇論文,其中SCI收錄46篇,總影響因子大于200。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部市級一等獎7項,二等獎12項,三等獎6項。形成的中醫骨傷學科建設平臺已成為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學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實驗室和研究室、上海市“重中之重”臨床醫學中心等建設單位。
學科的建設和流派的發展都要求進行高水平、高層次人才培養,才能做到流派興旺、學科發展。我們在人才培養中探索出“引路、鋪路、養路”的模式,教學相長,師生互補,學生因老師而成長,老師因學生而光榮,在學歷、經歷、資歷培養中注重人格塑造,建設頂尖、體壯、基實模式的金字塔型學術團隊。已畢業79名碩士、48名博士、16名高徒,6名博士后出站,培養出一批優秀的中醫藥人才,其中包括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三八”紅旗手、上海市科技精英、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等。形成了四代同堂的石氏傷科傳承團隊,研究團隊獲得國家教育部“創新團隊”,上海高校首批“創新團隊”、上海市科技創新優秀團隊、學習型團隊等稱號。
取勢、明道、優術是流派傳承學科發展的永恒主題
“勢”是大的發展趨勢和國家、社會需求,取勢,就是要求我們能夠審時度勢,因勢利導,順勢而為。“道”是理念、規律、原則,明道就是加強中國文化和中醫理論研修,借鑒現代生命科學基本理論和知識,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底蘊,在中醫學理論體系指引下,全面、系統地領悟和把握生長壯老已的生命規律、弘揚岐黃之大道。“術”是能力,能力是知識、策略、方法和經驗的集合體,優術即探索和積累實用的策略,不斷完善方法,積淀適合于自己和專業的經驗。取勢,遠見也;明道,真知也;優術,實效也。因此取勢、明道、優術是流派傳承、學科建設,進而推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永恒主題。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