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中醫的根
中醫視點:守住中醫的根
編者按: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傳承是基礎。但目前中醫教育面臨諸多難題。這篇原載于《大眾日報》,原題為“中醫面臨邊緣化困境,傳承教育難題亟待破解”的報道中提出:中醫教育應當分為中西醫結合模式和純中醫模式。在保留中西醫結合教育的學生群體的同時,建立起一批純中醫的醫師隊伍,專注于會診而不是病房,這關系到傳統中醫的“根”。而一旦中醫的根基消失,再想找回來就難了。守住中醫的根,勢在必行!
5月29日,作為山東省五級中醫藥師承教育的探索,110名中青年中醫師向55位名老中醫行拜師禮。未來3年,他們將跟師研修,學習寶貴臨床經驗。
名中醫言傳身教帶徒弟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急診科原主任包培榮38歲時就成為全國首屆名老中醫學術繼承人,師承該院已過世的院長呂同杰。如今,作為山東省五級中醫藥師承教育探索的參與者,60歲的包培榮也有了自己的徒弟董曉斌。
董曉斌是該院急診科的一名副主任醫師,自拜師包培榮之日起,他又重新做起了學生。“未來三年內,每周跟師臨床或實際操作的時間不少于3個半天,獨立從事臨床或實際操作的時間不少于2天。”董曉斌告訴筆者,這不僅僅是政策規定,也是他給自己下達的“硬性指標”。
“病人更信任老中醫,年輕中醫就缺少臨床實踐的機會,經驗不足信任度就低。”董曉斌對此深有體會,“有師傅指導,就能得到更多的鍛煉機會,臨床經驗也會慢慢積累起來。師傅的提點,能讓我少走很多彎路。”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