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流派與學科共發展第 3 頁
傳承流派優勢特色 營造流派生態環境
以石氏傷科為例,石筱山先生是龍華醫院傷科創建者、石氏傷科第三代傳人、學術的主要奠基者和開拓者,上世紀30年代起偕同胞弟幼山先生將石氏傷科流派進一步發揚光大。我們有幸作為石氏傷科流派的傳人,長期深入整理、研究、闡述石氏傷科學術思想和理論體系、獨特技術及其臨證應用,將這些原生態的優秀成果挖掘、繼承。同時深入研究石氏傷科臨證經驗,并開展基于循證醫學的臨床評價研究;探索石筱山傷科理論以及學術內涵形成的歷史底蘊與淵源。我們還積極引用現代科學知識和技術,以臨床為源頭,以石氏傷科學術內涵為核心,與時俱進,明確研究方向,深入開展研究,打造當代中醫骨傷科應用基礎和臨床研究高端平臺。
最近我們團結全國的石筱山先生門人,在石仰山教授、諸方受教授支持和參與下成立了“石筱山傷科學術研究中心”,建立了石筱山弟子、傳人間的全國合作聯盟,組成多課題、多中心、多網點、多流派的協同研究,在全國形成網絡,促進流派內外合作與交流;并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建立較為穩固的國際合作點與合作中心,繼續推動石氏傷科走向海外,從而發揚石氏傷科流派的學術優勢和傳統特色,豐富骨傷學科的內涵建設。
在繼承中探索創新 在創新中深度繼承
筱山先生53年前創立了龍華醫院傷科并親自擔任第一任主任,經過多年的培育和幾代人的努力,龍華醫院傷科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成為全國著名的石氏傷科臨床基地。近10多年來我們的研究思路是源于石氏傷科流派,弘揚流派的特色和優勢,聚焦階段的研究目標,結合現代科學開展臨床和基礎研究,探索規律,形成成果,將研究成果再轉化到臨床,提高療效。從而促進流派傳承創新、學科建設發展,進一步顯示中醫藥的特色和優勢。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