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廣:六大戰略復興中醫藥(下)第 7 頁
以上所述表明:從理念到實踐,從人與自然間的關系到人與社會、醫者與患者之間的關系,中醫藥都符合生態產業和生態文明社會構建者的特質,對我國生態文明戰略的實施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
科技創新戰略
中醫藥是新時期我國實現自主原始創新最具潛力的領域
個別專業人士強調:中醫藥和西醫藥在16世紀以前并無重大區別,而當代的中醫藥和西醫藥之所以存在明顯區別,是近代以來西醫藥在跟隨時代進步,而中醫藥因循守舊,落后了。把以物質為中心的自然科學的發展當成時代進步的唯一或首要標志,這一觀點雖有失偏頗,但的確陳述了一個事實:當代西醫藥學實質是以近代自然科學尤其是實驗科學的誕生為起點,以現代自然科學的發展為主要依托形成發展而來的。這也是那些認為只有西方現代自然科學才是唯一科學的人士堅決否認中醫藥是科學的最根本原由。然而一旦我們回歸到科學的最基本定義,如:“科學是如實反映客觀事物規律的分科知識體系”、“科學就是整理事實,從中發現規律,作出結論”等的時候,又有誰能否認有五千年歷史的中醫藥學也“揭示了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規律,并建立了系統的知識理論體系和有效的應對方法技能體系”這一事實?!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和國家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面向未來的重大戰略選擇。黨的十八大又提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更加注重協同創新。”強調了科技領域“中國特色自主創新”對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作用。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