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合應作表率支持中醫藥發展
中醫視點:新農合應作表率支持中醫藥發展 解偉 山東省棗莊市中醫藥管理局
中醫藥是民族文化瑰寶。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要求“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發展”,我國不同時期的醫療衛生工作方針也明確提出“中西醫并重”的基本原則。但由于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各級政府衛生投入重點流向二級以上綜合醫院,中醫醫院普遍面臨著基礎設施陳舊、儀器設備老化、技術人員匱乏、業務范圍萎縮的被動局面,與同級綜合醫院差距漸大。
中醫藥具有“簡、便、驗、廉”特色,技術性勞動多,儀器設備檢查少,收費標準偏低,業務收入含金量高。這就意味著中醫醫院必須完成更多的服務量才能達到與綜合醫院相同的業務收入,但由于整體服務能力弱于同級綜合醫院,在病員競爭方面又難免處于下風。
“先天”不足,通過優惠政策“輸血”、逐步恢復“造血”機能的“后天”扶持就更加重要。當下,對中醫醫療機構的扶持既需要大手筆的“及時雨”,以填平補齊基礎設施等硬件缺口,更需要醫療保險優惠政策的“長流水”,以形成穩定、可持續的補償來源。
提供中醫藥服務的主陣地集中于中醫醫院,在制定醫保扶持措施時應適當提高其門診報銷比例。同時中醫較少使用大型儀器設備,應適當降低中醫醫院住院起付線。比如山東省棗莊市近日實施的《2013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償方案》中,除規定各級定點醫療機構門診使用中藥飲片、中藥院內制劑和針灸、推拿、刮痧、拔罐等中醫適宜技術的補償比例外,進一步明確住院病人中藥飲片、中藥院內制劑補償比例提高10%,中醫適宜技術補償比例提高20%,針灸提高到90%,市內各級中醫醫院住院起付線調整為300元,住院補償比例(不含重大疾病)較同級別其他醫院提高5%。為規范實施,防止外延過大“耗散”資金,《方案》規定由市衛生局農衛科、中醫科聯合制定發布院內中藥制劑和適宜技術目錄。
醫保扶持的優點在于資金補向“需方”,歸根結底還要靠中醫醫療機構自身“造血”——增強服務能力,引得來、留得住病人才能“兌現”補償,從而避免因投入依賴滋生惰性。通過政策引導,吸引更多患者到中醫醫院就診,既有利于增加中醫醫院服務份額,鞏固中醫藥服務主陣地,擴大中醫藥特色服務受益范圍;又有利于降低群眾就醫負擔特別是大型儀器設備檢查費用,符合新醫改關于控制藥品和儀器檢查費用、提高技術勞務性收費的政策導向。我國2/3的人口是農民,與城鎮居民和城鎮職工醫保相比,調整新農合補償政策協調成本更低,群眾受益人數更多,扶持效果卻能迅速顯現。一旦產生有說服力的“示范”效應,也便于乘勝追擊進一步爭取人社部門對中醫藥事業的醫保扶持政策。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