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廣:六大戰略復興中醫藥(下)第 10 頁
“十八大”把科技創新放在“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的高度,提出必須將其“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明確了科技創新的作用和地位,隨之需要明確的就是科技創新的基本方向和基本方法。直觀地說,在真切感受到大氣污染對“吐故納新”的威脅,食品安全對身心健康的危害的情況下,我們應該而且必須達成一個社會共識,那就是:新時期的科技創新必須以人民群眾的整體和長遠利益為出發點,必須尊重和順應自然規律、符合環境友好和資源節約的原則,必須服務于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的“美麗中國”的目標。在此,我們又看到了中醫藥“天人合一”的哲學觀以及由此生發的“天人相應”、“道法自然”等方法論和“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人類永續生存法則之間的高度一致。中醫藥的基本哲學觀和方法論對于新時期科技創新發展的戰略價值不僅在于對具體方法和技術的指導,更重要的在于對把握基本方向和根本原則的指引作用。
思想沒有深度,視野就沒有廣度;認識沒有高度,行動就沒有力度。當我們為在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上已經取得的成就歡欣鼓舞,為實現黨和國家所描繪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美麗中國”藍圖而踴躍爭先的時候,準確而充分地認識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瑰寶的中醫藥知識理論和方法技能在當今乃至未來我國醫藥、經濟、文化、安全、生態文明和科技創新等諸多領域所具有的內在戰略特性和戰略價值,就要認真落實憲法“發展現代醫藥和祖國傳統醫藥”規定,切實貫徹黨中央、國務院“中西醫并重”的方針,把“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作為推進醫改和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國民健康保障體系和醫藥衛生體系的關鍵工作,廣泛調動和合理運用一切積極因素,克服歷史遺留下來的困難和解決新環境下產生的問題,如此,我們就不但能夠開創中醫藥全面深入持久復興的新局面,而且讓中醫藥的復興作為國家戰略的重要目標、重要手段,為實現全民族的“中國夢”做出實實在在的巨大持久貢獻。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