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視點:中藥的科學研究豐碑第 7 頁
可以說,到1979年,張亭棟和不同的同事合作發表的論文,清晰地奠定了我們今天的認識:三氧化二砷可以治療白血病,特別是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法國-美國-英國FAB分型的M3型白血病,也即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
1981年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醫科(文章最后注腳標明 指導:張亭棟;執筆:李元善,胡曉晨;參加人:李明祥,張鵬飛,榮福祥,孫洪德,李會榮,吳云霞,檢驗科血研究室)在《黑龍江中醫藥》發表“癌靈1號結合辨證施治治療急性粒細胞白血病73例臨床小結”,報道“癌靈一號”對急性粒細胞白血病完全緩解率達24%、總緩解率達86%。1982年的全國中西醫結合治療白血病座談會上,張亭棟、李元善交流了“癌靈1號治療急性粒細胞白血病臨床實驗研究—附22例完全緩解分析”和“98例非淋巴細胞白血病分型與臨床療效探討”。
1984年,張亭棟和李元善在《中西醫結合雜志》發表“癌靈1號治療急性粒細胞白血病臨床分析及實驗研究”,總結他們1972年以來治療的81例急性粒細胞白血病,他們再次指出“以M3型效果尤為顯著”。1985年張亭棟等撰寫“癌靈1號(713)注射液治療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臨床觀察及實驗研究”。
1991年在《中醫藥信息》雜志,孫鴻德、馬玲等發表“癌靈1號結合中醫辨證施治急性早幼粒白血病長期存活16例報告”,應該是延伸1984年張亭棟和李元善的文章。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