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治法治療老年支氣管哮喘100例
【關鍵詞】 外治法;哮喘;中醫療法
2003-09—2005-09,我們采用綜合外治法治療非急性發作期老年支氣管哮喘100例,并與中成藥治療50例對照觀察,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診斷標準[1]
支氣管哮喘非急性發作期病情嚴重度分級。輕度哮喘:癥狀≥每周1次但<每日1次,可能影響活動和睡眠,夜間哮喘癥狀>每月2次,但<每周1次,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百分比≥80%。中度哮喘:每日有癥狀,影響活動和睡眠,夜間哮喘癥狀≥每周1次,FEV1=60%~79%。重度哮喘:每天有癥狀,頻繁出現,夜間哮喘癥狀經常出現,體力活動受限,FEV1<60%。
1.2 一般資料
全部150例均為本院呼吸科門診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齡60~79歲,平均67.3歲;病程3~41年,平均14.6年;輕度哮喘39例,中度哮喘42例,重度哮喘19例;合并肺氣腫43例,肺源性心臟病11例,變應性鼻炎63例。對照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齡60~79歲,平均68.1歲;病程2~39年,平均13.9年;輕度哮喘21例,中度哮喘20例,重度哮喘9例;合并肺氣腫22例,肺源性心臟病5例,變應性鼻炎34例。2組病例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1.3.1 治療組
1.3.1.1 拔火罐
取關元、神闕、膻中。拔火罐,每次留罐10 min。督脈及足太陽膀胱經I線閃罐,隔日1次。
1.3.1.2 梅花針
取膻中、天突、百會、督脈、足太陽膀胱經I線。梅花針輕輕叩刺,以皮膚潮紅為度。變應性鼻炎者加迎香、印堂。隔日1次。
1.3.1.3 穴位注射
選擇肺俞、脾俞、腎俞交替穴位注射。每次選擇1~2個穴位。方法:常規皮膚消毒后,注射針頭與皮膚成30°。進針后提插行針,出現酸脹時,抽無回血,緩慢注射斯奇康(湖南九芝堂斯奇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20019)0.35 mg。隔日1次。
1.3.1.4 穴位貼敷
穴位注射后,貼敷特制狗皮膏 (沈陽東陵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Z21020445) 1帖,神闕和膻中穴上各貼半帖。4~6 h取下。對橡皮膏過敏者不用,隔日1次。
1.3.2 對照組
蛤蚧定喘膠囊(三金集團桂林三金生物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Z10940033)3粒,每日3次口服。
1.3.3 療程
2組均3個月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統計療效。
1.4 療效標準
根據1997年全國哮喘會議制定的療效評定標準[2]。臨床控制:不需任何藥物,保持無癥狀1年以上;顯效:偶用支氣管擴張藥物可緩解喘息;有效:喘息癥狀減輕,但時常仍需要藥物治療;無效:癥狀依然如故。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組間比較用χ2檢驗。
2 結 果
2.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例(略)
2.2 肺功能FEV1測定
治療組100例,治療前FEV1平均65.6%,治療后FEV1平均為73.7%,平均增加8.1。對照組50例,治療前FEV1平均66.0%,治療后FEV1平均為69.4%,平均增加3.4%。2組治療后FEV1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由長期慢性氣道炎癥導致的氣道高反應性疾病。臨床以突然、反復發作的喘息、呼吸困難、胸悶和咳嗽為主要表現,與遺傳、免疫狀態、變應原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目前尚無根治手段。
中醫學認為,引起支氣管哮喘的原因很多,如寒熱痰濕,飲食不節。但歸根結底主要是脾、肺、腎三臟功能失調所致。脾主運化,運化水谷及水液;肺主宣發肅降,司呼吸;腎主納氣,溫煦蒸騰氣化。若脾虛運化失司則水濕內停,為生痰之源;肺失肅降,呼吸不利,乃為貯痰之器;腎不納氣則氣逆為喘,腎失蒸騰氣化,水濕內聚,痰氣交阻每遇外邪則引動而發。痰隨氣升,氣因痰阻,相互搏結,阻于氣道,咳喘痰鳴,甚者難以平臥。
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久病腎虛,或年老腎虧精血不足。補肺、健脾、益腎是緩解哮喘的重點。神闕為生命之根蒂,真氣所系。關元為任脈與足三陰經交會穴,可以扶助元陽。膻中為氣海,宗氣所聚之處,推動肺的呼吸和心血的運行。人體背部主管陽氣的督脈和貫穿全身的足太陽膀胱經具有調整各臟腑器官的功能。俞穴是臟腑之氣輸注于背部的穴位,當某一臟腑發生病變時,常在其相應俞穴發生病理變化,針刺其俞穴可治療相應臟腑的疾病。穴位注射具有針刺和藥物的雙重作用。斯奇康是一種免疫調節劑,能夠提高患者細胞的免疫功能,抗感染,抗過敏,具有扶助正氣,調和陰陽的作用。我們取雙側脾俞、肺俞、腎俞交替注射斯奇康,可補肺、健脾、益腎,培補元氣,固本平喘;在注射穴位上貼敷狗皮膏,既有活血通絡的作用,又能使注射藥物良好吸收。因此,患者雖反復注射,未有一例發生注射部位的硬結和感染。
外治法采用拔火罐、梅花針叩刺、穴位注射、穴位貼敷等方法,標本兼顧,補肺益腎,止咳平喘,調氣活血,調節免疫功能,降低氣道高反應性,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從而達到消除癥狀,緩解哮喘,延長緩解期,增強體質的目的。我們采用外治法治療老年支氣管哮喘,其結果顯示臨床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本方法對老年支氣管哮喘確有較好的療效。
【參考文獻】
[1]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8-69
[2]中華醫學會呼吸分會.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氣管哮喘的定義、診斷、治療、療效判斷標準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1997,20(5):261-267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