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治療乳腺囊性增生癥驗案
耿某,女,18歲。右乳下方于3月前發現有一包塊,約杏子大,逐漸長至雞蛋大,表面光滑,邊界清楚,可活動,無粘連。婦科診為乳腺增生,請中醫治療。
初診:見癥如上,患者不茍言笑,愛生悶氣,3個月前正值經行暴受氣惱,遂致經斷,不久即覺左乳竄痛、憋脹,脅肋不舒,痰多,漸漸長塊,曾服逍遙丸無效,脈沉滑有力,苔白膩,證屬氣滯血瘀,痰氣交阻,予疏肝化瘀,軟堅散結:漂海藻、生甘草各15克,柴胡、白芥子各10克(炒研),夏枯草、牡蠣粉、炒王不留行、丹參、木鱉子各30克,桃仁、紅花、澤蘭葉、六路通各10克,全蟲12只、蜈蚣2條研末沖服,鮮生姜5片,棗6枚,7劑。
一周后二診,上方服藥后乳部有蟲行感,服至第4劑時經通,下黑血塊甚多。經期又服3劑,經凈塊消。
按:上方為我20世紀60年代中期自創攻癌奪命湯之減味方,可治一切氣滯、血瘀、痰凝所致之全身各部腫物,包括頸淋巴結核、甲狀腺囊腺瘤、乳腺增生、包塊型腹膜炎、風濕性結節、脂肪瘤(痰核)。若屬陰寒凝聚者,加肉桂、細辛;堅積難消者加生水蛭3克、炮甲珠6克研末沖服。多數7劑即消,痼疾20劑可愈。方中海藻、甘草等分,相反相激,以全蟲、蜈蚣、水蛭、炮甲珠人絡搜剔,直達病所。夏枯草、牡蠣粉、王不留行散結軟堅,白芥子去皮里膜外之痰,木鱉子甘溫微苦有小毒,為消腫散結祛毒要藥,通治一切癰腫、瘡毒、瘰疬、痔瘡。余用此藥40余年,未見有中毒者。以柴胡引入肝經,疏解氣郁,諸活血藥化瘀消積。諸藥相合,氣通、血活、痰消,其癥自愈。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