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育:繼承創新 打造中醫藥發展高地第 6 頁
遵循規律,保持特色
中醫藥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數千年的臨床實踐,其發展路徑不同于現代醫學體系,具有自身的發展規律。上海在中醫醫療服務和預防保健體系建設中,十分重視遵循中醫藥自身發展規律,注重保持和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一是嚴格把握中醫醫療機構的辦院方向,突出中醫特色,提高中醫中藥的使用率。二是加快發展體現中醫藥特色的中醫門診部和特色專科。在前期中醫特色專科專病建設的基礎上,目前正在進一步推進隸屬于三級中醫醫院的中醫門診部建設,在各級中醫醫院推行“傳統型中醫臨床學科”建設。三是加強了中醫藥師承工作,既傳承了名老中醫藥專家的學術思想、臨床經驗,也彌補中醫藥院校教育的不足之處。四是發揮中醫“治未病”的優勢,開展了中醫預防保健體系的建設,中醫醫院及部分區縣的疾控中心已經開始單獨設立中醫預防保健科室。五是大力推進中醫醫療機構的中醫藥文化建設。
繼承為本,銳意創新
作為一個完整、獨立的醫學科學體系,中醫藥的發展必須要以繼承作為基礎。長期以來,上海一直致力于中醫藥繼承工作,不僅高度重視和推動當代名老中醫藥專家的學術傳承,還廣泛利用社會力量挖掘、整理、弘揚民間中醫藥特色技術,近期正式開展的海派中醫流派傳承研究工程更把本地區的中醫藥繼承工作推向了新的高潮,為實現上海中醫藥事業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也是引領中醫藥發展的動力。上海中醫藥的創新不僅體現在科研、教育上,還體現在醫療保健服務、人才隊伍建設以及行業管理、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既有針刺麻醉等特色中醫藥技術的開發應用,也有現代中醫師承模式等人才培養方式的創新,以及研究型中醫醫院、傳統型中醫臨床學科、海派中醫流派研究基地等創新性的建設項目,等等。繼承與創新的有機結合,是上海促進中醫醫療保健服務、加快中醫藥事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經驗和體會。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