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驗:段海辰臨床驗案賞析第 3 頁
處方:川芎30克,白芷15克,炒白芍15克,郁李仁10克,炒香附15克,炒白芥子10克,細辛3克,柴胡10克,羌活12克,防風12克,黃芩12克,蔓荊子15克,升麻10克,甘草6克,蜈蚣2條。10劑,水煎服,早晚各1服。
2012年12月14日復診,患者從平頂山驅車而來,言頭痛頭暈全無,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唯有服藥后大便偏稀,逐上方去郁李仁之潤滑之弊,加茺蔚子10克,活血行氣止痛,再進10劑。電話回訪,頭痛若失,睡眠好轉。
按 散偏湯出自清·陳士鐸《辨證錄》卷二,用于郁氣不宣,復因風邪襲于少陽之經,以致半邊頭痛。患者有車禍驚嚇史,目前疑慮重重,結合舌脈辨為肝膽氣郁之象,故用散偏湯行氣解郁,加用蔓荊子、蜈蚣祛風活絡止痛,巔頂之上唯風可到,風邪日久化熱上犯于頭,故用東垣選奇湯加升麻疏風清熱升陽,而細辛辛溫,善治頭痛。方中川芎用量達30克,其性辛溫燥烈,為血中氣藥,上至巔頂,下至血海,行氣活血,善治風寒入絡所致血瘀頭痛要藥。白芷辛竄,善行頭面,助川芎祛風止痛。白芥子豁痰利氣散結;郁李仁行氣化滯。香附理氣解郁。芍藥、甘草緩急止痛;柴胡引經上行,其中白芍、郁李仁柔潤收斂以佐制辛溫燥烈走竄之品。二診去郁李仁之潤,加茺蔚子之補。茺蔚子實為益母草之成熟果實,《本草綱目》言其具有“順氣活血,養肝益心”之功。諸藥合用,共奏行氣化痰、散結止痛之功效,遂見患者歡笑之顏。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