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驗:痛經類不同 用藥須對證第 2 頁
虛 證
臨床表現為小腹隱隱作痛,按時伴有腰酸痛,面色蒼白,神疲。懶動少言,經血色淡量少,舌質紅無苔。可酌情選用以下具有調補氣血的驗方。
方一:黨參10g,黃芪10g,當歸10g,川芎6g,白芍10g,熟地10g。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方二:羊肉50g,生姜5g,當歸30g。加水適量煎煮,待肉熟后,吃肉喝湯,每日一次。
方三:丹參15g,川芎6g,烏藥6g。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瘀 證
小腹脹痛,牽扯兩脅及背痛,乳房帳痛,經量少,色紫黑夾有血塊,舌質紫色。治療時,可酌情選用以下具有行氣活血止痛作用的驗方。
方一:五靈脂10g,蒲黃10g,益母草10g。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方二:當歸50g,延胡索50g,香附50g。將3種藥物共研細粉,用溫水和勻,每次服5g,日服2次,連服3日。
方三:桃仁7個,百草霜5g。先將桃仁打碎,然后將百草霜研成細粉,混勻。每次取一酒盅左右的量,用溫開水沖服,每日1次,連用3日。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