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方治虛寒便秘第 2 頁
經方大師胡希恕和馮世綸教授對這兩個條文有獨到的見解:一是認為148條是解釋147條。二是認為147條之“微結”,即是148條的“陽微結”,就是津液虛而致大便硬。三是認為148條中的“可與小柴胡”,應為“可與柴胡桂枝干姜湯”。馮世綸教授還明確指出:柴胡桂枝干姜湯是上熱下寒、半表半里之陰證,為六經之厥陰病;小柴胡為上熱下寒、半表半里之陽證,為六經之少陽病。前者下寒重,上熱輕;后者上熱重,下寒輕。
綜合兩個條文來認識柴胡桂枝干姜湯,其適應證為:有上熱(頭汗出,口渴,心煩),有下寒(微惡寒,手足冷,心下痞,口不欲食),有津液虛(小便不利,大便硬,脈細),有半表半里的特殊熱型(寒熱往來)。胡希恕和馮世綸臨證常將之與當歸芍藥散合方,依此筆者臨床適證用之甚驗。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