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婦科疾病驗案-帶下案
胡錦權 席沙 沈菲 河北醫科大學扁鵲醫學社
宋某,女,27歲,2010年8月11日初診。主訴:帶下量多,色黃,如豆渣樣,陰癢,伴四肢無力。月經周期正常。末次月經7月23日。13歲月經初潮,西醫檢查有宮頸糜爛。舌胖大有齒痕,苔白,脈弦細。證屬脾虛濕熱下注,治以健脾祛濕為主。處方:黨參15克,蒼白術各10克,薏苡仁30克,芡實20克,甘草6克,車前子10克,陳皮8克,土茯苓20克,白芍10克,山藥12克,柴胡8克,地膚子20克,石榴皮12克,蛇床子12克。7劑,水煎服。
以該底方加減,21劑后見好轉。
按:帶下病是婦科常見病,現代醫學認為帶下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如陰道炎、宮頸炎、盆腔炎、內分泌失調等引起的陰道分泌物異常,中醫多辨為脾虛。正如繆希壅所云:“白帶多是脾虛……脾傷則濕土之氣下陷,是脾精不守不能輸為榮血,而下白滑之物。”說明脾虛是帶下的主要原因。脾為太陰濕土,喜燥惡濕,“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為血”,脾虛則運化失司,不能將水谷精微化赤為血,生濕化熱,濕熱下注,損傷帶脈,帶脈失固,以致帶下,故傅山云:“帶下俱是濕證。”《血證論》曰:“脾土失其沖和,不能制水,帶脈受傷,注于胞中,因發帶證。”故田淑霄根據臨床帶下多發的病機,結合自己長期經驗,以健脾祛濕為主,常以完帶湯、易黃湯為底方,臨床結合患者證候隨證加減。
本案患者為脾虛所致,脾主四肢,脾虛則不能將水谷精微輸布周身,故患者表現為四肢無力,脈細無力,舌胖大有齒痕,苔白,濕郁化熱,重濁下注,則帶下色黃。《醫學心悟》云:“帶下之癥……不外脾虛有濕,脾氣健旺則飲食之精華生氣血而不生帶。”故以黨參、白術、山藥、甘草健脾益氣,蒼術、芡實健脾燥濕,車前子利水滲濕,薏苡仁、陳皮健脾行氣,清熱祛濕。脈弦故以柴胡、白芍疏肝解郁。因該患者有宮頸糜爛,陰癢,故加土茯苓、地膚子、蛇床子、石榴皮清熱解毒驅蟲止癢。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