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綱證候間的關系】 八綱中,表里寒熱虛實陰陽,各自概括一方面的病理本質。然而病理本質的各個方面是互相聯系著的,即寒熱病性、邪正相爭不能離開表里病位而存在,反之也沒有可以離開寒熱虛實等病性而獨立存在的表證或里證。因此,用八綱來分析、判斷、歸類證候,并不是彼此孤立、絕對對立、靜止不變的,而是相互間可有兼夾、錯雜,可有中間狀態,并隨病變發展而不斷變化。臨床辨證時,不僅要注意八綱基本證候的識別,更應把握八綱證候之間的相互關系,只有將八綱聯系起來對病情作綜合性的分析考察,才能對證候有比較全面、正確地認識。 八綱證候間的相互關系,主要可歸納為證候相兼、證候錯雜、證候真假、證候轉化四個方面。 【證候相兼】 廣義的證候相兼,是指各種證候的相兼存在。本處所指為狹義的證候相兼,即指在疾病某一階段,其病位無論是在表、在里,但病情性質上沒有寒與熱、虛與實相反的證候存在。 表里、寒熱、虛實各自是從不同的側面反映疾病某一方面的本質,故不能互相之間概括、替代,而臨床上的證候,又不可能只涉及到病位或病因病性的某一方面。因而在辨證時,論病位之在表在里,必然要區分其寒熱虛實性質,論病性之屬寒屬熱,必然要辨別病位在表或在里、系邪盛或正虛;論病情之虛實,必察其病位之表里、病性之寒熱。 八綱辨證在臨床上常見的相兼證候有表實寒證、表實熱證、里實寒證、里實熱證、里虛寒證、里虛熱證等,其臨床表現一般是有關綱領證候的相加。按理尚應有表虛寒證、表虛熱證、表里虛寒證、表里虛熱證。但所謂表虛,除衛表不固證(衛陽不固,偏于虛寒)外,以往常是將表證有汗出者,稱之為"表虛",表證無汗者,稱之為表實。其實表證的有無汗出,只是在外邪的作用下,毛竅的閉與未閉、邪正相爭的不同反應而已,毛竅未閉、膚表疏松而有汗出,不等于疾病的本質屬虛。所以,表虛寒證、表虛熱證、表里虛寒證、表里虛熱證,實際上是陽氣虛衰所致的里虛寒證,陰液虧少所致的里虛熱證等。 "證候相兼",是從表里病位、寒熱病性、虛實病性等不同角度,對病情進行綜合辨別。
1/2 1 2 下一頁 尾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