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脈診,是中國傳統醫學診察疾病的主要內容。醫者通過所診脈部的搏動,去推判病情,是中國傳統醫學獨具特色的診察方法。這一獨具特色的方法,歷經兩千多年的臨床實踐證實其方法實際受用。

中醫診脈的部位有三種選擇,即遍診法、三部診法與寸口診法,三種不同的診法都是通過手指的感覺接收脈部的搏動。從常用的寸口診法來講,左右手各分寸、關、尺三個部位,各部位分候五臟六腑。用現代解剖學來分析,脈部的搏動,與其相應的臟腑,除心臟外尚未得到動態傳導的理論依據。 中醫脈診所講的脈象,雖然有一部分內容能夠被現代人們所掌握的科學知識所解釋。但是,脈象中還有一些實際受用的內容,是現代人們所解釋不通的問題。單純從脈部的搏動來講,利用科學儀器去接收其搏動的數據,要比醫者指下的感覺精微的多!但是,醫者要通過指下的動態感覺,去領悟人體“生命靈魂”的所在,就超出了現代人們所掌握的知識范圍。中國傳統醫學對人體生命的認識,并不局限于現代人們所認識到的形式范圍之內。就其診脈而言,并非是單純的求其動態的物理現象。中醫診脈,診的是“神韻”!這個“神韻”本身并不能概括在確切的物理形式范圍之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