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的四項基本原則第 2 頁
因時因地因人施養
健康長壽并非一朝一夕或通過一功一法就能實現,我國歷代養生學家都主張養生要因時、因地、因人制宜。針對各自不同的特點,審證求因,辨證施養,多種形式,全面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春捂秋凍,不生雜病”這句養生民諺,我們在運用時就要講究“三因制宜”。從時間上來講,“春捂”主要在早春,一定要捂過“倒春寒”,等氣候基本穩定之后才能漸次減衣;而“秋凍”則主要在仲秋,一旦進入晚秋,就應當及時添衣。地域方面,北方應延長“春捂”的時間,并縮短“秋凍”的時間,而南方則恰恰相反。就人體而論,上述內容只針對青壯年和無病之人,對老人、小孩和患者就不能一概而論,而需加強“春捂”,不可過早減衣;在晚秋時,則要盡快添衣,否則就容易生病。總之,養生除了講求“天時、地利、人和”之外,還要進行辨證,若不問陰陽表里,寒熱虛實,一個食療方,大家都來吃,難免不出現問題。
有病不能諱疾忌醫
從某種意義上講,疾病也是生命的一種表現形式,與生命同樣古老,相伴相隨。人不可能長生不老,也不可能一輩子不生病。迄今為止,世上還沒有使人長生不老的仙方妙法或靈丹妙藥。所謂養生,不過是通過調養自身的生生之氣,從而起到預防疾病的效果。然而,一旦生病的話,就應當及時去找醫生診治,并聽從醫生的勸告和安排,信任放手,積極配合,切莫諱疾忌醫,將小病養成大病。人命關天,健康無價。人們對時下的“養生熱”要有冷靜的思考,要始終把科學性放在首位,堅持上述“四項基本原則”,學習傳統養生理念和方法,結合日漸成熟的醫學科學力量,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