旴江醫家的養生之道
旴江醫家的養生之道
旴江醫家致力養生研究者眾多,其才艷者,當數龔廷賢、龔居中、朱權等。龔廷賢知行合一,享壽97歲,為踐行中醫養生之典范。現存旴江醫籍中不僅有《福壽丹書》《養生兩種》《養生四要》等養生專著,而且在綜合性醫籍中也載有大量關于養生保健的內容。
婦人養胎 龔廷賢《壽世保元》反復強調母親調護對小兒發育的重要性,指出“兒在胎而餐母血,母嗜欲最要提防。”得孕須“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視于邪色,耳不聽于淫聲”,從行住坐臥、飲食視聽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對于胎前胎后的調理,陳自明提出妊娠隨月服藥及將息法,在《食忌論》列舉對孕期的食忌,專列《胎教門》以指導孕母心理調攝,來對胎兒母體進行養護。
小兒調養 旴江醫家對小兒調護首重脾胃,如萬全《幼科發揮》說:“脾胃虛弱,百病蜂起。故調理脾胃者,醫中之王道也。”還對父母在養護方面的舐愛之心,多有批評:“不善養子者,如舐犢之愛惜,愛之愈深,害之愈切。”龔廷賢在《小兒推拿秘旨諸疳論》也嚴厲指出“舐犢之愛,恣食肥甘,瓜果生冷”而終成疳積之害。
老年頤養 明代龔廷賢在《壽世保元》“衰老論”中提出主導生命的能量在于腎間動氣:“兩腎之間,白膜之內,一點動氣,大如筋頭,鼓舞變化,開闔周身。”衰退之時,人就開始衰老。所總結的“延年良箴”,從安行、寡欲、避寒暑、節飲食、慎起居、心胸寬等方面以存精、惜精。龔居中《福壽丹書》載有大量老年養生的外治法,如貼敷法、臍療法、艾灸法、梳發法、點孔法、鼻嗅法、淋洗法、納藥法、口含法、擦牙法等,富有特色。
飲食養生 強調節制飲食、顧護脾胃是旴江各醫家養生保健的共識。《醫學入門》說:“保全脾胃可長生。”龔信《古今醫鑒》說:“節戒飲食,乃卻病之良方。”龔廷賢《壽世保元》提出老年養生秘訣:“凡年老之人當以養元氣健脾胃為主。”所以將養護脾胃和飲食調養作為預防衰老的最重要措施,創制了參術調元膏、陽春白雪糕、八仙長壽丸、神仙粥等藥食結合的健脾益胃、益壽延年的保健處方。
精神養生 李梴《醫學入門》中設“保養”篇,認為諸多養生法都可歸于養心,而養心之要“莫善于寡欲”。萬全《養生四要》將“寡欲”作為養生的第一要務。明朱權《活人心法》別開生面以精神調攝處方“保和湯”專治醫所不療一切之疾,內容包括“思無邪,行好事,莫欺心,行方便,守本分,莫嫉妒,除狡詐,務誠實,順天道,知命限,清心,寡欲,忍耐,柔順,謙和,知足,廉謹,存仁,節儉,處中,戒殺,戒怒,戒暴,戒貪,慎篤,知機,保愛,恬退,守靜,陰騭。”
調息養生 李梴《醫學入門》認為養生不必慕彭祖、喬松成仙得道,“認真只是舞蹈以養血脈意”,并錄數種功法于后。龔居中《福壽丹書》“五福玄修篇”介紹行功服藥卻疾法49種、調氣治病法17種及動功六字延壽訣等。龔廷賢《壽世保元》“補益”篇載有“呼吸靜功脈妙訣”,詳載“太上玉軸六字氣訣”。
房中養生 陳自明倡導晚婚,提出:“男雖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雖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龔廷賢也認為婚嫁不宜過早,過早則男“傷精氣”,女“傷血脈”;而若男不婚,女不嫁,“欲心熾而不遂”,久之則成勞病。成家之后,房中生活須有節度,過度則容易下元虛損。
旴江醫學,養生有道,眾多醫家身體力行,所積累的豐厚中醫養生理論、養生方法和實踐經驗,為中醫養生學發展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