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黃帝內經》中的秋季養生法則
解讀《黃帝內經》中的秋季養生法則
《黃帝內經》: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
白話解:農歷的秋季7、8和9月,是萬物成熟收獲的時令,自然景象因—竺萬物成熟而平定收斂。此時天氣勁急,地氣清明。為適應這一時令,人應齔早睡早起,和雞的活動時間相仿為宜,以保持神志的安定寧靜,緩和秋季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傷害。收斂自己的心緒,控制自己的感情,以適應秋季容平的特征。不使神志外馳,以保持肺氣的平和勻整,這便是適應秋令的特點而保養人體收斂之氣的方法。若違逆了秋氣收斂,便會傷及肺臟,到冬天使陽氣當藏而不能藏,便會發生陽虛腹瀉之癥。
秋季養生法則一:不忙添衣
秋季,陽氣漸消,陰氣漸長,天氣漸趨涼爽。“秋宜涼”,“未寒不忙添衣”,避免衣多汗出,津傷氣泄,才符合陰精內收、陽氣內斂的秋季養生之道。“春捂秋凍”可提高新陳代謝,增強御寒能力。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就穿棉”,“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白露過后,天氣漸涼,應隨氣候變化適當增衣。民諺:“白露身不露。”秋初夏末,熱氣酷甚,不可脫衣裸體,貪取風涼。秋季早晚涼,午問熱,大汗之后忌脫衣裸體,應及時換衣,避免遭受風寒邪氣而發病。秋季遠足,應多帶幾件秋裝,如夾衣、春秋衫、薄毛衣等,以備增減。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