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三要點第 2 頁
調養精神 內心寧靜
冬季養生的重點是閉藏,精神調養也要著眼于“閉藏”,使內心靜如止水,靜神少慮,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因七情傷身。要保持精神安靜,內心恬淡,多些善良之心、寬厚之心,戒除“怨恨惱怒煩、貪嗔癡慢疑”。
在冬季,看到萬物凋零,一派凄涼,人們往往觸景生情,易情緒低落,甚至出現擔憂緊張、易怒煩躁、焦慮抑郁等狀態,即冬季心理流感,這也是冬季焦慮抑郁高發的原因。對于這類人,最好的方法是多曬太陽,同時適當進行戶外活動。在寒風中嬉鬧玩耍、堆雪人、打雪仗時,更多的時侯是驅散心頭的寒意,讓心里溫暖如春,這是治療冬季情緒失調的最好方法。
冬季養生要點二:御寒
遠離寒邪 平安過冬
寒為冬令主氣,“御寒”為冬季養生之首要任務。冬季氣候寒冷,寒性收引,易導致人體氣機、血運不暢,筋脈拘攣抽搐,關節屈伸不利。寒冷是腰腿痛、膝痛、腿抽筋等在冬天加重的原因。一些嚴重威脅生命的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在冬季發病率明顯增高,且死亡率急劇上升。主要是寒邪使血管收縮痙攣、氣血凝滯、運行不暢而致。
背部御寒 保護陽氣
御寒保暖應主要從后背和足部做起。俗話說:“風從頸后生,寒從腳底入”。頸后及整個后背,是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部位,是人體的陽中之陽。寒邪易傷陽氣,通過背部侵入可引發呼吸系統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因此注意背部保暖,非常重要。有的人在冬季反復感冒或者持續咳嗽不愈,其實是與后背保暖不夠有很密切關系。
冬季泡腳 引熱下行
腳位于人體最下部,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三條陰經都匯集于此,但同時也是陽氣最不易到達的地方,很多陽虛者都會有腳發涼的情況,在冬季更為明顯。冬季用一些溫熱的藥物泡腳,可以起到祛寒保暖,鼓舞陽氣,引熱下行的作用,對于下半身陽氣虛陰寒重的病證非常有好處。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