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三要點
冬季養生三要點
關于冬季養生,《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中早有詳細論述:“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這段文字的意思可歸納總結為三點,即閉藏、御寒、養腎。
冬季養生要點一:閉藏
順應自然 天人相應
冬季天寒地凍,朔風凜冽,草木凋零,昆蟲蟄伏,自然界的一切生物處于冬眠狀態,是萬物收藏之季。人類是自然界的生物之一,中醫倡導天人合一,與自然相應,與萬物沉浮,即《史記》言:“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從現代科學角度來看,人體由近100萬億個細胞組成,在寒冷的冬季,每個細胞的活躍度、代謝水平都會有所降低。人體整體新陳代謝也處于相對緩慢的水平,整個人的表現應該是多靜少動,冷靜內斂的,如同蓿根植物、冬眠動物,順應了自然的規律,便能得到自然的幫助,便可借助自然之力來祛病養生,以“閉藏”的方式度過冬季,使我們身體更好地儲備能量,以期來年春天更好地生長。
早臥晚起 閉藏陽氣
所謂閉藏乃是閉藏“陽氣”。簡單說,陽氣就是“身體的熱能”和“生命的動力”,冬天陽氣收斂,深藏于體內,閉藏陽氣就是要封閉、隱藏陽氣,勿使其外泄,以使陰陽相對平衡。所以冬季養生在起居上的要求便是“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這里的“早臥晚起”應該是太陽落山睡覺,太陽出來起床,對于沒有電的古人來說,完全可以做到。但對今人來說很難,因為大家一早就要去工作,很晚了才下班,還要看電視、上網,各種應酬,夜生活豐富。這種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在冬季更易使深藏內斂的陽氣受到擾動而損傷。
適度運動 無擾乎陽
鳥因遷徙而羽豐,獸恃蟄伏而體壯,人靠冬藏而健強。冬季氣溫低,血管遇冷收縮,血流緩慢,黏滯性增高,韌帶彈性和關節靈活性降低,極易發生運動損傷,應盡量避免做過于劇烈的活動,運動前應做熱身,活動肢體和關節,待肌體適應后再增加運動量,由小到大,逐漸增加。對于洗涼水澡、冬泳這類自我挑戰的活動,一般人還是不要參與的好。冬季一定要避免劇烈運動后身體大汗淋漓而受風寒,因出大汗時毛孔開泄,寒邪可長驅直入,損傷陽氣;喜歡在冬季泡溫泉蒸桑拿的人們,也要適度,防止腠理疏松寒邪直入。
但冬藏也不是說冬天什么運動也不能做,俗語云: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適當的運動如散步、慢跑等,使身體微有汗出,使氣血靜而不止,陰陽更加調和,避免因閉藏少動而出現疲乏懶散、無力昏沉等癥狀。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